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方歎服(2)(1 / 2)

廬州總兵黃得功有些焦慮惶恐。

從南京回來之後,黃得功隨即派遣斥候前往河南與湖廣兩地,探查河南總兵許定國與湖廣總兵左良玉的消息,當然偵查的重點還是湖廣的左良玉,皇上的信任讓黃得功感激涕零,也不知道是怎麼了,剛剛登基的皇上雖然年輕,可身上有著一股讓人無法抗拒的服從力。

黃得功對湖廣總兵左良玉的印象不是很好,此人作戰能力一般,不過身上有著一股讓人難以捉摸的味道,平日裏關注的好像不是如何訓練軍士、提高軍隊的戰鬥力等事情,而是朝廷的諸多事宜,特別是闖賊李自成攻陷京城、先皇駕鶴西去之後,左良玉顯得特別活躍,期間還聯係了他黃得功,詢問下一步該要怎麼做,這令黃得功特別的反感,誰不知道皇上那個時候已經前往南京監國,馬上就要執掌天下了。

皇上剛剛登基的時候,黃得功還是有著一定觀望態度的,他想著看看皇上會怎麼對待左良玉等人,包括他自己,有意思的是皇上一直都沒有動左良玉,包括四川的秦良玉,雲南的沐天波,江西的福建的鄭芝龍等人,皇上將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南直隸。

皇上登基之前,斬殺山東總兵劉澤清,整合劉澤清麾下近五萬的軍士,這一手讓黃得功都感覺到涼颼颼的,爾後皇上整合漕運,在尚未完全掌控權力的時候,果斷的調整了漕運總督的人選,將散落於各地的漕糧強行集中起來,且賦予臨時負責漕運的吳孟達等人極大的權力,讓吳孟達等人可以領兵懲戒地方官府不執行敕令的官員,這一手讓很多的人體會到了皇上的果敢,現在看來,皇上這一手做的非常好,以最短的時間掌握了數萬石漕糧,至少保證了即將征伐大軍之糧草。

皇上後來的諸多決定,無不具有遠見卓識。

隻不過皇上要求山東地方暗地裏支持闖賊李自成之舉,讓黃得功有些想不通。

闖賊李自成是大明王朝最大的敵人,崇禎七年的時候,李自成率領流寇攻陷中都鳳陽,幾乎毀掉了皇家的龍脈,現如今李自成又攻陷了京城,逼得先皇自縊身亡,北方的陝西、山西與北直隸等地,盡皆被李自成占據,應該說李自成已經對大明王朝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皇上整合南直隸的軍隊,讓擁兵自重、桀驁不馴的高傑乖乖的交出軍隊前往南京,同時派遣心腹之人前往鳳陽,掌控了鳳陽的禁軍以及所有的軍隊,且敕令駐守鳳陽的太監不得插手軍隊的任何事宜,唯獨收到禮遇的就是他黃得功了。

內心裏麵,黃得功是完全欽佩皇上的,原鳳陽總督馬士英的確有一些能力,可絕非能夠帶兵打勝仗之人,讓馬士英出任工部尚書,這也是對馬士英的基本肯定,至於說原徐州總兵高傑,作戰倒是有一些能力,可無法約束軍隊,其麾下的軍士,時不時的騷擾地方,已經令地方頭疼惱火,皇上出手果斷予以調整,這是最為明智的舉措。

黃得功是完全忠心於朝廷的,所以皇上沒有調整。

這足以說明,皇上洞若觀火,對地方局勢是很清楚的。

黃得功知道,皇上肯定會有大動作,大規模的調整地方的總兵,不過是等到局勢趨於平穩的時候,如果過早的予以調整,很有可能攪亂地方,無法抵禦闖賊李自成或者是後金韃子。

得到了十萬兩白銀的軍餉,黃得功已經徹底穩定了麾下的軍士,而且戶部還告知,今後的軍餉將要按照實際的需求,由戶部每月予以撥付,這讓黃得功沒有了後顧之憂。

短短幾天的時間,黃得功已經完全做出決定,誓死效忠皇上、效忠朝廷。

黃得功將絕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湖廣,重點觀察湖廣總兵左良玉。

湖廣總督左良玉、江西總兵劉良佐、河南總兵許定國等人,這段時間都頗為安分,他們麾下的軍士也變得老實了很多,暫時沒有劫掠地方。

這令黃得功吃驚,不過後來也想明白了,地方總兵曆來都是看著朝廷的風向行事的,那些擁兵自重的總兵,剛開始誰不是巴結朝廷之中的大人,等到力量壯大起來了,在朝中有了足夠的支持,就不會乖乖的按照聖旨行事了,現如今皇上掌控了朝中的一切,各地的總兵自然是要進一步的觀察,誰都不會在這個時候去觸黴頭,畢竟皇上有過斬殺山東總兵劉澤清的舉動,皇上既然能夠斬殺劉澤清,就可以出其不意的斬殺其餘地方的總兵。

忠心於皇上,黃得功做事情也就替皇上和朝廷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