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生死抉擇(1)(1 / 2)

李振洪摸了摸胸前,神色陰晴不定,他看了看四周,快速的走向了營房。

從京城撤離的時候,李振洪就跟隨在劉宗敏的身邊,照顧起居飲食,一片石之戰他沒有參加,有幸留在了京城,本以為大順軍能夠直接打敗吳三桂,占領山海關,誰知道吳三桂歸順了後金韃子,麵對後金韃子與遼東邊軍聯合起來的進攻,大順軍最終未能頂住,遭遇慘敗,跟隨大順軍一同出征的唐通,臨陣倒戈,令大順軍再一次遭受了重創。

撤回京城大順軍軍士的狼狽淒慘模樣,李振洪看的清清楚楚,京城內局勢的動蕩,民眾的倒戈,他心裏也有數,那一刻,他開始懷疑了,大順軍究竟能不能堅持下去。

偏偏這個時候,父親李鴻順找到了他。

李振洪更加動搖了,其實在大順軍之中,他聽到了很多的傳聞,大都是一些暗地裏流傳的故事,這裏麵就包括諸多投奔李自成的義軍首領,最終被無情斬殺的故事,其實這些故事,李振洪在老家的時候也聽說了,那個時候還覺得李自成殺伐果斷,值得敬佩。

李振洪並非十惡不赦之人,更不是不孝之人,父親李鴻順幫助過李自成,但在李自成招募的時候斷然拒絕,離開家鄉遠走外地,大哥李振武跟隨父親也離開了家鄉遠走外地,整個的家族裏麵,也就是他李振洪進入大順軍之中。

讓李振洪萬萬想不到的是,父親李鴻順和大哥李振武居然被大明的太子殿下招募了,隨著大順軍攻陷京城,太子殿下成為了大明的皇上,也就是說,父親與大哥,包括他李振洪的兒子侄子侄女,全部都跟隨在皇上的身邊了。

李振洪也算是讀書人,腦子裏麵也有忠君的思想,不管怎麼說,李自成都是造反出身,除非是坐穩了江山,成為天下人的皇帝,才可能得到認可,要不然李自成率領大軍逼近京城的時候,還要給崇禎皇帝寫去信函,要求朝廷冊封其為西北王,這說明李自成本身也是不自信的,也需要謀求一個外界認可的出身。

慶都之戰失敗,真定之戰失敗,大同總兵薑驤反叛,大順軍的士氣低落到極點,李振洪更加的動搖,不過他還是有些猶豫,畢竟李自成待他不錯,劉宗敏對他也很好。

剛剛李自成與劉宗敏之間的交談,讓李振洪察覺到了危險,也讓他在瞬間做出了決定。

李鴻順的吩咐,李振洪記得很牢,從那之後他開始關注牛金星、宋獻策和李岩等人了,想要接近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是不大可能的,人家可是皇上身邊的紅人,根本不會理睬他李振洪,接觸李岩倒是有可能。

於是李振洪開始有意無意的接觸李岩。

李岩留給李振洪的印象出奇的好,為人豪爽,說話直接,一身正氣,講義氣,為他人考慮,與紅娘子的關係很好,恩愛有加,包括紅娘子,也是豪爽的性格,每次李振洪前去拜訪,紅娘子都是親自下廚做飯,讓李振洪和李岩兩人痛飲。

李振洪內心的天平,毫無疑問的傾向了李岩,大隊人馬從京城出發的時候,李振洪真誠的告誡李岩,一路上少說話,免得引發他人的嫉妒和算計。

行軍途中,牛金星和宋獻策專門來拜訪了劉宗敏,李振洪自然是要回避的,每次他都是冒險在營房的後麵偷聽,每次都聽到了李岩的名字。

憑著本能和直覺,李振洪認定,李岩危險了。

一片石之戰的失利,牛金星和宋獻策有著直接的責任,他們沒有率領大軍前去馳援,朝廷和軍中都有這樣的看法和議論,李岩隻不過是仗義執言,將眾人不想說或者不敢說的話說出來了,所以招致了牛金星和宋獻策的嫉恨,兩人肯定是想方設法要算計李岩的。

大軍抵達正定,李自成讓李過跟隨陳永福前往太原府城,李振洪心裏就咯噔了一下,要知道李過是皇位的繼承人,得到了李自成絕對的信任,大順軍處於低潮的時候,李過更是要跟隨在李自成的身邊,以防萬一,偏偏這個時候,李自成要求李過前往太原府城,按照李振洪的理解,李自成心裏有氣,將駐守京城數萬軍士未能馳援山海關怨氣撒在了李過的身上。

如此情況之下,牛金星和宋獻策肯定是坐立不安,他們必定會想方設法的轉移李自成的注意力,盡量讓李自成不去想一片石之戰,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到一個替罪羊。

李自成與劉宗敏之間的交談,讓李振洪不寒而栗,他可以斷定,牛金星和宋獻策肯定去見過李自成,肯定挑撥了李自成與李岩之間的關係,而李岩想著前往河南開封府城的想法,正好中了牛金星和宋獻策設下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