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橋之戰(8)(1 / 2)

“轟。。。”

“轟。。。”

“轟。。。”

沉悶的炮聲響起,點將台上麵的覺羅巴哈納與石廷柱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這大霧的天氣怎麼可能打雷呢,難不成北直隸和山東一帶的氣候如此的異常。

因為濃霧,覺羅巴哈納沒有派遣斥候沿途偵查,昨日斥候前往吳橋縣城偵查,獲得準確情報,城內沒有明軍駐紮,且城內的百姓不知道大軍快要抵達,看上去頗為悠閑,當然,王家鎮一帶的百姓,早就被覺羅巴哈納與石廷柱下令全部斬殺了,以確保消息不會泄露出去。

此起彼伏的慘叫聲出現的時候,覺羅巴哈納與石廷柱的神色瞬間變化了,雖然點將台上麵的他們看得不是很清楚,可已經知道大軍遇襲了。

“稟、稟報大帥,是、是紅夷大炮。。。”

跑到點將台上麵的傳令兵還沒有稟報完畢,一發炮彈從覺羅巴哈納不遠處呼嘯而來,半跪在地上的傳令兵瞬間不見了蹤影,隻有木板上麵留下的一道醒目的血痕。

炮彈打來的衝擊波,令覺羅巴哈納的身體微微的搖晃,數十名親兵已經撲到點將台上麵來,將覺羅巴哈納與石廷柱兩人圍在了中間,這是親兵本能的反應,雖然他們也知道,憑著肉身根本無法抵禦炮彈的轟擊。

身經百戰的覺羅巴哈納和石廷柱,沒有驚慌失措,他們已經肯定大軍遇襲了,他們還可以肯定,襲擊肯定是來自於明軍。

斥候偵查了吳橋縣城,沒有發現明軍,覺羅巴哈納與石廷柱也派遣斥候前往德州府城偵查,察覺有明軍駐紮在德州府城之外,軍士的數量不是很多,所以大軍在王家鎮遭遇到明軍的突襲,完全出乎覺羅巴哈納與石廷柱的預料。

更加關鍵的是,大明的崇禎皇帝已經自縊身亡,大明朝廷陷入到徹底的混亂之中,在南京稱帝的皇太子,在深宮裏麵長大,被大清朝廷認定是孱弱的,逃到南京去稱帝不過是苟延殘喘,壓根不可能做出什麼事情來,大清朝廷主要的圍剿目標是大順軍李自成以及張獻忠等等,攝政王多爾袞等人確定的目標就是盡最大可能招降大明各地官府以及明軍,因為明軍沒有資格成為八旗軍的對手。

覺羅巴哈納與多爾袞一樣,壓根沒有將明軍當做真正的對手。

密集的炮聲,讓驚愕的覺羅巴哈納反應過來了,不管他麾下的軍士多麼的驍勇,都無法抵禦炮彈的轟擊,他衝著身邊的親兵大聲呼喊,要求點將台下麵的軍士馬上散開,炮聲掩蓋了他大部分的呼喊,所以他伸手用力推動身邊的親兵,讓他們去傳達自己的命令。

石廷柱也動了,他同樣用力推開周遭的親兵,快步朝著點將台下麵衝去,一邊奔跑一邊大聲的呼喊,試圖散開集結在點將台下麵的漢軍軍士。

此起彼伏的慘叫聲,愈來愈清晰的炮聲混雜在一起,讓深陷其中的覺羅巴哈納與石廷柱焦急萬分,這個時候他們顧不上自身的安危,都在傾盡全力指揮點將台下麵的軍士完全散開,以避免人員紮堆引發更大的傷亡。

點將台下麵,蒙八旗和漢八旗的軍士表現涇渭分明,蒙八旗的軍士沒有接到覺羅巴哈納的命令,依舊矗立在原地,他們隻能祈求菩薩保佑,不要被炮彈擊中,漢八旗的軍士早就動作了,他們四散分開,躲避炮彈的轟擊,以求能夠保全性命。

隊伍變得無比的混亂,不少漢軍的軍士如同無頭蒼蠅一般,四散跑動,他們不僅僅是相互撞擊,也動搖了前方蒙八旗軍士的隊伍,呼嘯而至的炮彈帶起了一道道巨大的血痕,炮彈所過之處屍骨無存,隻留下厚重的血腥味道與四處噴濺的血肉,這等血腥的慘狀,對於諸多漢軍軍士是巨大的震撼,也讓前方蒙古軍士膽寒。

石廷柱衝到了點將台的下方,覺羅巴哈納也往點將台下方而來。

危機萬分的時刻,尷尬的局麵出現了。

點將台下方的兩萬軍士,按照蒙八旗軍士在前、漢八旗軍士在後的序列排布,雖然石廷柱是大軍的副帥,不過蒙八旗的軍士壓根不在乎,他們隻會聽令於覺羅巴哈納,他們內心是看不上和瞧不起漢人的,包括石廷柱在內,所以衝下點將台的石廷柱盡管用盡全力大聲呼喊,可是排列在前方的蒙八旗軍士視若無睹。.伍2⓪.С○м҈

一發發的炮彈呼嘯而來,每一發炮彈都是一條血路,炮彈過處,不少蒙八旗的軍士連同戰馬同時消失,那些強撐著的蒙八旗軍士,要麼已經被嚇傻了,要麼就是身體顫抖,這個時候,他們的意誌力已經處於崩潰的邊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