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肩負重任(1 / 2)

站立在文華門外麵的何騰蛟與朱大典兩人,神情都有些肅穆,皇上離開山東之後,何騰蛟隨即稟報山東總督、山東總兵官楊文聰,對駐守德州的軍隊進行了調整,原駐守德州的兩萬軍士,抽調五千人前往濟南駐紮,廖文傑率領的一萬軍士,其中八千人留在德州,其餘兩千人前往濟南駐紮。

經過吳橋之戰,何騰蛟察覺,廖文傑麾下的將士,戰鬥力遠遠強於駐紮在德州的軍士,所以他將其中大部分軍士留在德州,也是要加強德州的防禦,防止八旗軍突然發起對德州的進攻,至於說調遣到濟南的那兩千軍士,主要任務就是訓練山東各地的軍隊,包括駐紮在登州、萊州和芝罘等地的大軍。

吳橋之戰,俘虜了兩千多蒙八旗的軍士,五千多漢八旗的軍士,按照皇上的旨意,錦衣衛對被俘的這些軍士進行了詳細的甄別,其中八十多名軍官被直接斬殺,老弱病殘的五百餘人被遣散到地方,嚴加看管,其餘的軍士,打亂建製之後,直接編入到大軍之中去。

何騰蛟最為擔心的是兩千蒙八旗的俘虜,擔心他們造反,所以他特別告誡了廖文傑,必須要嚴密監控編入軍中的蒙八旗軍士,一直到何騰蛟離開德州前往南京,編入軍中的蒙八旗軍士和漢八旗軍士沒有出現造反的跡象。

蒙古人崇拜強者,吳橋之戰他們敗的很慘,戰場上明軍悍不畏死,前赴後繼的衝鋒,展現出來的大無畏的氣勢,令他們震撼,這些被俘的蒙八旗軍士,悉數編入到廖文傑麾下,明軍井然有序的軍營,標準化的訓練,軍官軍士之間的融洽,令他們吃驚,要知道在滿八旗和蒙八旗之中,軍官和軍士之間的等級非常森嚴,說說笑笑的情形不可能出現。

滿八旗軍士和蒙八旗軍士沒有軍餉,錢糧的主要來源就是作戰獲取,每次打了勝仗,獲取到的錢糧物資,軍官拿大頭,軍士得到很少一部分,每次作戰俘獲的軍士,直接成為了奴隸,這些奴隸稍有反抗,就會被無情的斬殺。

這些思想鐫刻進入蒙八旗軍士的內心,所以被明軍俘獲之後,他們報定了必死的想法,可現實情況令他們大跌眼鏡,他們居然成為了明軍之中的一員,而且還能夠得到軍餉,明軍的軍官告訴他們,若是作戰的時候立功了,還能夠得到錢財方麵的獎賞,能夠晉升為軍官。

明軍軍官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讓這些蒙八旗軍士信念徹底動搖了。

一些商賈來到了軍營,這些商賈是專門前往蒙古部落做生意的,諸多蒙八旗的軍士將自己家人的姓名地址告訴這些商賈,商賈會想方設法通知他們的家人,說他們還活著,若是能夠見到這些蒙八旗軍士的家人,商賈還會給予一些錢糧上麵的資助。

商賈願意冒著巨大的危險這樣做,肯定是明軍統帥要求的。

明軍與蒙八旗軍隊之間巨大的差距,讓這些蒙八旗的軍士有了真正的歸順之心。

何騰蛟與廖文傑都沒有想到,不到十天的時間,這些蒙八旗的軍士主動參加訓練,盡管他們的衛生習慣還沒有發生徹底的轉變,但臉上明顯幹淨了很多。

這一切都是皇上做出的安排部署,何騰蛟與廖文傑不過是遵照執行。

何騰蛟與廖文傑都有些想不明白,蒙八旗的軍士為什麼會有歸順之心,所謂當局者迷,皇上親自確定下來的軍紀軍規,在軍中得到了完全的貫徹執行,何騰蛟與廖文傑早就習慣了,不過這些情形在蒙八旗和漢八旗的軍士看來,那就是平等和溫暖,就是打動他們的地方。

處理蒙八旗和漢八旗俘虜的同時,何騰蛟、朱大典和廖文傑等人更加關注的是京城方向八旗軍的動向,按照常理來說,遭遇慘敗的八旗軍,一定會卷土重來,發起對山東各地大規模的進攻,且八旗軍一定會派遣主力軍隊前來作戰,奇怪的是,皇上離開山東之前,並未專門做出安排,隻是要求何騰蛟等人關注北直隸的局勢即可。

十多天時間過去,八旗軍並未再次發起對山東的進攻,前往北直隸各地偵查的斥候帶回來了消息,沒有見到大規模的八旗軍開赴山東,這令何騰蛟等人目瞪口呆,他們甚至有些懷疑了,難不成皇上是神仙,不僅僅指揮朝廷大軍作戰,還能夠命令八旗軍不準發起進攻。

何騰蛟與朱大典徹底服氣了,難怪他們總是聽聞,隻要按照皇上的部署行事,就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接到聖旨,何騰蛟與朱大典馬上啟程前往南京,臨行之前,何騰蛟沒有囑托任何的話語,廖文傑詢問的時候,何騰蛟說一切按照皇上的囑托和要求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