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背上的朱大典,臉上幾乎沒有什麼表情,離開南京,趕赴河南上任,他選擇了最為安全的線路,那就是取道鳳陽府,直接進入河南歸德府。
抵達鳳陽府城的時候,朱大典改變了主意,果斷調整路線,往西經過潁川衛,取道臨泉,進入了開封府所轄的沈丘,身為河南巡撫,朱大典自然想著盡量多了解一些河南當地的情況。
內閣提供的文書,朱大典看了無數遍,好多地方都能夠背下來了,總之一句話,河南各地都是滿目瘡痍,不少地方荒無人煙,河南遭遇無數次的戰鬥,百姓死傷無數,流離失所。
從沈丘一路往北,經過了商水、陳州、太康和拓城等地,朱大典的心情跌入了穀底,他看到的實際情況,比文書上麵描述的還要糟糕百倍,整村都看不見一個人,官道上隨處可見無人收拾的屍骸,有些時候趕一天的路,居然看不見一個人。
城池裏麵的情形好不到哪裏去,見到的全部都是老弱婦孺,他們蜷縮在城池裏麵,苟延殘喘,城內死去之人,被更夫用板車拉倒城外拋棄,屍首堆放露天地帶,根本無人掩埋。
跟隨朱大典前往河南赴任的孫川和劉寧等人,本來是負責護衛朱大典的安全,兵荒馬亂之際,各地的土匪橫行,若是新上任的巡撫遭遇到土匪的襲擊,那就是天大的笑話了,讓孫川和劉寧等人想不到的是,他們經過的地方,不僅僅是人煙稀少,就連土匪都看不見,一個地方若是連土匪都養不活了,可見凋零到了什麼樣的程度。喵喵尒説
大量荒蕪的田地,讓朱大典心疼,這都是因為無人耕種。
內閣的文書上麵說的很清楚,闖賊李自成進軍河南的時候,打著殺富濟貧的旗號,河南境內的士紳富戶,要麼拚命的逃離,進入南直隸和山東等地,要麼就遭遇到無情的殺戮,他們的錢糧悉數被李自成篡奪,至於說耕種土地的農戶,本就因為天災連連,吃不飽飯,戰亂來襲,大軍四處募集糧草,更是活不下去了,其中一部分人加入到李自成的大軍之中,更多的人流離失所,成為了流民,這就導致河南境內的人煙愈發的稀少。
朱大典的壓力驟然增大,他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從南京出發的時候,皇上專門召見,與他商談了足足一個多時辰的時間,主要說到的都是如何打理河南的民生事宜,當然,這裏麵也說到了河南總兵許定國。
許定國令人無法容忍的罪孽,就是劫掠河南各地的百姓,讓本就沒有了任何希望的百姓和農戶活不下去,其中大部分人選擇投奔李自成,少數人成為流民,逃亡過程之中淒慘死去。
官軍因為糧草缺乏的實際情況,偶爾的劫掠百姓,這種情況在明軍之中很普遍,與朝廷也有一定的關係,朝廷拿不出來錢糧,無法支付軍餉,導致軍士劫掠周遭百姓,讓自己活下去,所以朱大典對於河南總兵許定國劫掠百姓的事宜,沒有特別深的感觸,不過經過了陳州和太康等地之後,朱大典的看法完全改變,因為他從百姓口中得知一個事實,河南總兵許定國,縱容麾下的軍士四處劫掠,草菅人命,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
正是因為許定國的肆無忌憚,讓河南很多的百姓對朝廷和官府徹底失去信心,轉而大規模的投奔李自成,促使李自成的力量空前壯大。
每到一處城池,孫川和劉寧都會暗地裏調查,他們從百姓口中得知,河南總兵許定國已經被很多百姓看做是魔鬼,吃人不吐骨頭的魔鬼,許定國麾下的軍士,比最凶殘的土匪還要冷血,土匪至少不敢直接進攻城池,許定國麾下的軍士,隨便出入諸多的城池,他們不僅僅是劫掠城池裏麵百姓的錢糧,有些時候連地方官府都不放過。
沿途了解到的實際情況,讓朱大典完全下定決心,一定要斬殺李定國,為河南的百姓討回一個公道,許定國麾下的軍士,沾染太多百姓鮮血之人,也不能放過。
前方就是歸德府城,朱大典一行近五十人的隊伍,若是大張旗鼓的進入城池,肯定會引發關注,如果許定國狗急跳牆,其麾下的幾十人,是無法抗衡許定國麾下大軍的。
按照朱大典的要求,眾人分散開來,陸續的進入到城池之中。
戰馬被集中到城外的馬家凹,兵荒馬亂的河南境內,戰馬太過於寶貴,肯定會引發守衛城門軍士的注意,這些軍士都是許定國的麾下,城門處發生騷亂,許定國第一時間就能夠知道消息,對峙起來,朱大典等人肯定處於不利的境地。
進入城池的時候,守衛城門的軍士,一直盯著朱大典和其身邊的孫川和劉寧等人,若不是朱大典的隱忍,孫川和劉寧早就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