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府城,總兵府。
江西總兵劉良佐,坐在書房裏麵,臉上的神情陰晴不定。
整個的總兵府邸,戒備森嚴,包括總兵府的前院,都是劉良佐的貼身親兵守衛,府邸外麵有十二名精銳的軍士守衛,尋常人等不得靠近總兵府邸。
與湖廣總兵左良玉、四川總兵秦良玉、福建總兵鄭芝龍、雲南總兵沐天波等人比較起來,劉良佐低調很多,其弟弟劉良臣崇禎四年就歸順了後金韃子,讓劉良佐有些抬不起頭來,如果不是多年作戰立下一些戰功,他壓根做不成這個江西總兵官。
京城被闖賊李自成攻陷、先皇自縊身亡、皇上在南京登基、後金韃子打敗李自成占據京城,這些事情,對於盤踞在江西的劉良佐來說,影響都不是很大,隻要手中握有軍隊,就不必害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最不濟誰掌控天下就投降誰。
山東總兵劉澤清被皇上斬殺,以及吳橋之戰朝廷大軍殲滅兩萬八旗軍,這兩件事情,倒是徹底震動了劉良佐,他突然發現自己太大意了,某些想法和計劃好像存在問題。
湖廣總兵左良玉主動聯係,讓劉良佐不淡定了。
誰都知道,湖廣總兵左良玉在南方勢力最為強悍,其麾下號稱百萬大軍,且左良玉被朝廷敕封為平虜將軍,右都督,從品階方麵來說,在南方也是首屈一指的,實力如此強悍的左良玉,居然主動聯係他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江西總兵官,倒是出乎了他人的預料。
幾番書信聯係之後,劉良佐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將總兵府由南昌搬遷到九江,理由很簡單,必須要加強北邊的防禦,阻止後金韃子與闖賊李自成可能發起的進攻。
皇上很厲害,決不能輕易的招惹,這是劉良佐與左良玉兩人形成的共識,不過後麵還有幾句話,那就是要及時做好一切的準備,防止朝廷剝奪南方諸多總兵的兵權。
到手的好處,誰都不願意輕易放棄,何況是放棄足以安身立命的軍權,這一點劉良佐與左良玉的想法倒是出奇的一致,不過劉良佐麾下隻有三萬多兵力,憑著這點兵力,肯定不能夠與朝廷抗衡與周旋,所以能夠聯合到湖廣總兵左良玉,倒是有可能與朝廷抗衡,保住軍權。
劉良佐也想大規模的擴充兵力,怎奈拿不出來那麼多的錢財,江西各地遠遠比不上湖廣富庶,再說了,江西境內有太多的士紳富戶,這些人的力量不容小覷,所以劉良佐不敢過於放縱麾下的軍士,萬一這些軍士不長眼睛,搶了某一個士紳富戶,劉良佐吃不了兜著走。
與左良玉之間的聯係很保密,劉良佐也非常小心,每次收到的信函,看過之後都焚毀了,不留下任何的證據,這樣就算是朝廷詢問起來,劉良佐也不會認賬。
兩天之前,左良玉忽然派遣身邊的貼身親衛趕到九江,帶來了口信,新任湖廣巡撫何騰蛟已經到武昌赴任,左良玉借口巡查軍隊,趕赴黃州府,暫時不與何騰蛟見麵。
貼身親衛最後說出來的話語,嚇出劉良佐一身冷汗,親衛說左良玉即將來到九江,與他劉良佐見麵,共同商量一些關鍵的事情。
從當下的局勢來說,什麼是關鍵的事情,朝廷派遣何騰蛟前往湖廣,究竟是什麼意思,是讓左良玉交出軍隊嗎,要知道何騰蛟指揮了吳橋之戰,那一場戰鬥殲滅了兩萬八旗軍,其中還有一萬最為精銳的蒙八旗軍士,這足以證明何騰蛟指揮作戰的能力。
劉良佐膽戰心驚,雖然內心有千萬種想法,但有一點,劉良佐絕不會主動反叛朝廷,這是底線,除非大明王朝徹底覆滅,或者是後金韃子及李自成打過來無處可逃了。
劉良佐一時間有些後悔了,人家左良玉實力雄厚,朝廷可不會輕易動手,他劉良佐算什麼,若是做錯事情了,朝廷派遣大軍前來,還不是乖乖的束手就擒,再說了,江西境內的士紳富戶太多了,力量也不小,朝廷若是得到了這些士紳富戶的支持,劉良佐就算是有登天的本事,也無處可逃,到時候唯一的選擇,恐怕就是去投奔左良玉。
人心隔肚皮,天知道左良玉到時候會不會將他劉良佐賣給朝廷。
後悔歸後悔,左良玉要到九江來,劉良佐還是要盡地主之誼,人是活的,到時候看左良玉說出來什麼事情,如果是性命攸關的大事情,或者是牽涉到皇上和朝廷的重要事情,他劉良佐可以不表態最不濟回到南昌府城去,遠離湖廣。
想清楚這些事情之後,劉良佐略微的安心了一些,他采用了內緊外鬆的策略,暗地裏布置一部分親兵前往南門守衛,總兵府的警戒全麵提升,同時派遣數名斥候,秘密前往彭澤與望江一帶,探查朝廷有沒有什麼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