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了在南門等候的葉臣,吳三桂臉色發白,身體都有些微微顫抖了,他看了看身邊的廖文傑,強自鎮定下來,離開安陵鎮的時候,吳三桂見到了兒子吳應熊以及愛妾陳圓圓,這讓他下定了完全歸順皇上和朝廷的決心,再也不敢三心二意了。
吳三桂最為擔心的事情,還是消息完全泄露出去,吳應熊與陳圓圓離開京城,肯定會引發多爾袞的懷疑,進而想到景州與安陵鎮,如果多爾袞的命令已經抵達景州,自己率領大軍前往景州,那就存在巨大的危險,雖然說五千滿八旗正紅旗的軍士,不可能敵得過近四萬明軍的軍士,不過他吳三桂恐怕難以保全性命。
吳三桂的確怕死。
“吳總兵,不用擔心,豪格與葉臣不可能這麼快知道消息,我們已經派遣斥候埋伏在京城前往景州的路上,凡是有從京城來的八旗軍斥候殺無赦,多爾袞的命令到不了景州。”
吳三桂看著廖文傑,吞咽了口水後開口了。
“是,是,我知道,廖大人放心,我隻是擔心,豪格與葉臣讓我們領著兩千軍士進入城內,其餘將士全部駐紮在城外的臨時軍營,是不是有什麼想法啊。”
廖文傑微微一笑,看著吳三桂,再次低聲開口了。
“吳總兵,這很正常啊,正紅旗隻有五千人,你麾下有兩萬人,全部駐紮在城內了,正紅旗軍士與漢軍軍士發生了衝突怎麼辦,豪格與葉臣自然是要控製你,這樣漢軍不管有什麼異動,他們都能夠以你的名義平定下來,你難道忘記了,你的兒子吳應熊為什麼要留在京城,這還不是說明後金韃子總是擔心你嘛。”
“按照時間計算,多爾袞恐怕剛剛知曉吳應熊和陳圓圓離開了京城,他就算是想著給豪格與葉臣下達命令,也不可能這麼快送到景州,所以你不必多想。”
吳三桂點點頭,略微放心一些了。
距離南門還有五十米距離的時候,吳三桂下馬了,其餘人也跟著吳三桂下馬了。
快步走上前去,拜見了滿臉笑容的葉臣,令吳三桂想不到的是,葉臣竟然帶著他過了甬道,徑直往南門的臨時營房而去。
葉臣的神色平靜,看著吳三桂的時候,笑容之中帶著居高臨下的味道。
這讓吳三桂徹底放心了,豪格與葉臣肯定沒有接到來自於多爾袞的命令。
景州城的防禦明顯加強了,守衛南門的有百來個正紅旗的軍士,他們虎視眈眈,絲毫不敢放鬆警惕,城牆上麵時刻都有正紅旗的軍士巡邏,觀察城外的動靜,對於跟隨吳三桂進入城池之內的漢軍軍士,他們臉上明顯帶著輕視與不屑的神情。
跟隨在吳三桂身後不遠處的廖元傑,看見了這一幕,臉上浮現出來一絲譏諷的笑容。
吳橋之戰的失敗,並未讓後金朝廷與多爾袞吸取教訓,也許他們骨子裏就認定了,明軍不過是烏合之眾,絕非是滿八旗的對手,八旗軍當下最需要剿滅的對手還是李自成和大順軍,隻要徹底穩定了北方,八旗軍騰出手來,就可以大規模的進攻南方,繼而一統天下了,所以遭遇吳橋之戰的慘敗之後,多爾袞並未加強對山東的防禦,甚至沒有命令豪格主動發起對山東的進攻,僅僅要求豪格率領八旗軍和漢軍駐守景州與安陵鎮,采取了對峙的狀態。
當然,這裏麵最為關鍵的還是皇上運籌帷幄。
四萬明軍分為前軍和中軍,廖元傑、黃得功與吳三桂率領前軍兩萬人率先抵達景州,楊文聰與曹化淳率領中軍兩萬軍士,隨後抵達景州城,前軍與中軍之間的距離在十裏地左右,安陵鎮距離景州不過幾十裏地,按說大規模的行軍,不可能完全隱瞞行蹤,不過讓楊文聰和曹化淳等人放心的是,豪格居然沒有派遣斥候沿途偵查。
豪格骨子裏的傲慢和輕視,讓其自身陷入到滅頂之災。
吳三桂留下的五千原遼東邊軍軍士,全部都在中軍,歸於楊文聰和曹化淳調遣。
也就是說,率先抵達景州的兩萬前軍軍士,全部都是廖文傑與黃得功麾下的軍士。
進入城池的兩千軍士,是從兩萬前軍軍士之中精心挑選出來的,進入景州之後,歸於廖文傑直接指揮,留在城外臨時軍營的一萬八千前軍軍士,歸於黃得功直接指揮。
選擇天黑的時候抵達景州城,這是精心做出的安排部署,天黑之後,豪格與葉臣無法探查外麵的情形,八旗軍斥候也會停止偵查,明軍便於行動。
小心駛得萬年船,何況是一場精心策劃好長時間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