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漸漸暗下來了,多爾袞的臉上終於出現了悲愴的神情,盡管他與豪格之間水火不容,可豪格畢竟是大清國的一員驍將,這些年來四處征伐,立下的戰功不比他多爾袞小,此番多爾袞允許豪格入關作戰,也是想著讓豪格率領八旗軍為大清國開疆拓土,為大清國一統天下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千正紅旗將士的隕落,更是讓多爾袞心疼,也不知道該要如何給禮親王代善交代,葉臣是十六臣之一,亦是代善信任之人,接受代善的委托掌管正紅旗,入關之後,沒有立下多少的戰功,就和五千正紅旗將士一道逝去了。
消息不可能隱瞞很長時間,天亮之後,多爾袞必須在朝會上麵公布,到了那個時候,諸多的滿人權貴還不知道會鬧出來多大的動靜。
多鐸與阿濟格全部都在外麵征伐,如果沒有朝廷的命令,他們短時間之內是不可能回到京城來的,再說了,皇上與太後出發的日子眼看著就到了,如果不能夠徹底穩定北方的局勢,身為攝政王的多爾袞真的不好交代。喵喵尒説
當下最為關鍵的就是要穩住諸多的滿人權貴。
朝廷的作戰部署不可能完全調整,多鐸與阿濟格更不能夠馬上撤回京城,如果這樣做了,朝廷將要顧此失彼,一方麵大軍不可能馬上前往山東征伐,戶部短時間之內不可能籌集到足夠的糧草,另外一個方麵,就是李自成及其麾下的大順軍,很有可能趁渾水摸魚,如果李自成突然率領大順軍往京城方向進軍,朝廷將異常的狼狽。
多爾袞已經意識到了,當下的明軍,與以往的明軍不一樣了,如果說吳橋之戰是偶然,不一定能夠證明大明朝廷軍隊作戰能力強悍,那麼景州之戰,徹底暴露了明軍的實力,在多爾袞看來,就算是吳三桂反叛,就算是明軍兵不血刃的進入了景州城,可想要全殲駐守景州的五千正紅旗將士,沒有強悍的作戰能力根本做不到。
多爾袞知道,他必須要徹底改變對明軍的看法了。
想到這一點的時候,多爾袞的身體禁不住微微顫抖,大清國入主中原、一統天下的最大依靠,主要是八旗軍的強悍,其次就是大明朝廷的孱弱與明軍的孱弱,如果明軍變得強悍,依照大清國當下的實力,怕是難以徹底戰勝大明王朝,戰鬥一旦進入到相持的局麵,大清國麵臨的形勢就很不利了,關內的百姓不可能死心塌地的支持大清國,如果八旗軍在外竭盡全力征伐,朝廷統轄的地方此起彼伏有人起來造反,那局麵將變得無法收拾。
多爾袞欽佩皇太極的能力,成為大清國的攝政王,掌控朝廷權力之後,多爾袞的眼光早就不一樣了,當初八旗軍入關作戰,屢屢獲得勝利,包括多爾袞在內的諸多滿人權貴,都覺得八旗軍可以大舉進入關內作戰,徹底打敗明軍、滅掉大明朝廷,唯獨皇太極不同意,甚至有了與大明王朝媾和的想法。
掌控權力之後,多爾袞才真正明白皇太極的苦心,大清國的實力太弱了,戶部掌管的錢糧少得可憐,甚至都無法保證朝廷的開銷,更不用說滿足八旗軍的錢糧開銷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充足的錢糧,八旗軍大舉入關作戰,是不可能持久的,更不可能取得全麵勝利。
多爾袞也沒有馬上入關的想法,要不是吳三桂主動獻上機會,多爾袞都準備主動與號稱領兵百萬的李自成直接媾和了。
前往山海關作戰,一樣很倉促,要不是一片石之戰的完勝,要不是李自成倉皇的逃跑,多爾袞不可能有充足的信心。
吳橋之戰與景州之戰,將多爾袞的雄心壯誌打的稀裏嘩啦。
大清國與多爾袞還是有機會的,那就是迅速調整先前的戰略部署,將八旗軍作戰的重點轉移到山東、湖廣與南直隸一帶,尋求機會與明軍決戰,隻要能夠打敗明軍,天下基本就穩定了,不過這樣做的危險性也是巨大的,如果李自成趁著這個時機壯大了力量,抓住八旗軍主力在南方作戰的機會,突然發起對京城的進攻,動搖了大清國的根本,那大清國很有可能瞬間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各種各樣的因素縈繞在腦海裏麵,讓多爾袞痛苦沮喪。
腳步聲響起的時候,多爾袞抬起頭。
“文程,你來了,不必行禮,坐下說話吧。”
多爾袞的語氣變得柔和,讓範文程有些驚懼,他連忙行禮。
“奴才拜見攝政王大人。。。”
多爾袞歎了一口氣,看著範文程行禮之後,再次開口了。
“景州那邊出大事情了,豪格與葉臣陣亡,五千正紅旗將士全軍覆沒,吳三桂反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