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運總督袁繼鹹臉色鐵青,急匆匆往龍再明的府邸而去,一百多地痞無賴被押解到漕運總督府,不僅在淮安府城內引發圍觀和轟動,對於漕運總督府的震動也是巨大的,通過皇宮侍衛之口,袁繼鹹得知了這些地痞無賴膽大妄為,已經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
一同前往漕運總督府的那兩個小乞丐刺痛了袁繼鹹的心,他壓根沒有想到,來到淮安府城的流民,落入地痞無賴之手,人命如草芥。
袁繼鹹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一麵是漕運,一麵是錢莊,一麵是漕運兵丁,還有府衙的諸多事宜,他分身乏術,有些事情實在管不過來,就說這“打秋風”的事情,某些地痞無賴糾集來到淮安府城的流民,時常到某些士紳富戶府邸前麵聚眾鬧事,美其名曰“打秋風”,其實就是想方設法訛詐錢財,袁繼鹹聽到下麵的官吏稟報此事,不過眾人都說這樣做也沒有什麼大不了,至少能夠讓年老體弱之流民有一口飯吃,不至於餓死,那些個士紳富戶家中有足夠的錢糧,通過這種頗為極端的手段拿出來一些,可以減輕衙門的負擔,袁繼鹹聽後覺得有些道理,也就沒有格外去追究了。
誰知道皇上微服巡查,居然遭遇到地痞無賴的圍攻,這可是天大的事情了。
袁繼鹹的怒氣沒有地方發泄,就任漕運總督以來,沒日沒夜的忙碌,總算是將錢莊辦起來了,淮安府的士紳富戶存進去大量的錢財,包括江浙與南京等地的商賈,也將部分的錢財存入到錢莊之中去,還有漕運兵丁的整頓,袁繼鹹接任以來,不敢有絲毫的疏忽,時時刻刻約束漕運兵丁的行為,防止他們以權謀私,攪亂漕運。
袁繼鹹操心最多的還是收購漕糧的事宜,漕糧是漕運的根本,皇上和朝廷盯得很緊,以往收購漕糧,各地都插手其中,不管是漕運總督府,地方官府,還是各地的士紳富戶,乃至於漕運幫派,都盯著這一塊肥肉,從中獲取到大量的好處,甚至有地方官吏與漕運幫派相互勾結,假報漕船在運河之上沉沒,整船的漕糧損失的事情。
地方官府收購漕糧的時候,假報數量是常事,他們從百姓那裏收購十石漕糧,報給漕運總督府就變成五石,剩下的五石糧食,拿出來交易,就可以賺取到大量的錢財。
漕糧的價格不及市場糧食價格的三分之一,這裏麵的利潤太過於巨大了。
前任的漕運總督吳孟明,就任期間做的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率領錦衣衛與漕運兵丁,到各地整頓收購漕糧的秩序,在這個過程之中,有些做的太過分的地方官吏甚至被直接斬殺,吳孟明離開淮安前往江西擔任巡撫的時候,交接最多的事情,就是漕糧收購的事宜。
袁繼鹹不敢有絲毫的疏忽,他耗費了巨大的氣力,繼續下狠手整頓漕糧收購的事宜,應該說效果還是不錯的,至少百姓減輕了很多的負擔,據說為了漕運能夠順利展開,為了徹底打滅伸向漕糧的黑手,皇上和朝廷已經在考慮重新確定漕糧之價格了。
眼看著諸多的事情剛剛有些順利,卻出現這麼一大檔子事情。
袁繼鹹哀歎自己的命不好,他的運氣也太背了。
龍再明府邸的大門前麵,依舊是站著家丁,不過周遭有不少人在閑逛,不用過多注意,袁繼鹹就知道這些人是皇宮侍衛。
家丁雖然不認識袁繼鹹,可認識袁繼鹹身上的官服,他們忙不迭的在前麵帶路,其中一名家丁飛奔前去稟報。
依舊是管家將袁繼鹹直接帶到了中間院落的書房,這裏是整個府邸最為安靜的地方。
袁繼鹹整理了官服,進入書房,直接跪下了。
“臣戶部右侍郎、漕運總督、淮安知府袁繼鹹,拜見皇上。”
“袁大人平身吧,朕讓你到這裏來所為何事,你是知道的,朕想聽聽你怎麼說。”
站起身來的袁繼鹹,抬頭看了看皇上,本以為皇上肯定是怒氣衝衝,沒有想到皇上的臉上沒有絲毫的怒氣,相反看上去異常的平靜。
“啟稟皇上,臣無話可說,淮安府城內的地痞無賴無法無天,這都是漕運總督府與府衙之失職,臣身為漕運總督、淮安知府,應該要承擔所有責任,臣願意接受皇上之懲戒。”
朱慈烺看了看袁繼鹹,微微的點頭,剛剛龍祖山送來了文書,看過文書之後,朱慈烺了解了部分的情況,應該說淮安府城內地痞無賴橫行,不完全是袁繼鹹的責任,不過袁繼鹹沒有推卸責任,而是主動承擔,這份氣度還是不錯的。
“袁大人,淮安府城內地痞無賴橫行霸道,這件事情你的確有不可推卸之責任,身為地方的主官,不管有多忙碌,都不能夠人雲亦雲,否則朝廷要你做什麼,朕知道,進入淮安府城的北方流民數量太多,府衙和縣衙無法全部救濟,所以讓那些地痞無賴去打秋風,逼迫士紳富戶拿出來一些錢糧,以勉強養活流民之中的老弱病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