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最好的時機(2)(1 / 2)

馬士英不再猶豫,略微的整理了衣襟開口了。

“皇上,臣以為,當下朝廷不應該馬上發起對四川張獻忠之進攻,其理由有三點。”

“第一點,朝廷同時發起對多鐸麾下後金韃子之進攻,以及對四川張獻忠之進攻,兩場戰鬥關乎大局,朝廷都要傾盡全力,不能夠有任何的意外,如此情況之下,朝廷難免顧此失彼,不如集中精力,首先徹底打敗多鐸及其麾下的後金韃子,爾後發起對張獻忠之進攻。”

“朝廷打敗多鐸及其麾下的後金韃子,必定傷及後金朝廷筋骨,短時間之內他們無力發起對我南方之進攻,如此朝廷大軍可以從容的剿滅四川的張獻忠,待到南方完全穩定下來,朝廷大軍即可發起對北方全麵之進攻。”

“第二點,四川地形特殊,多為易守難攻之處,蜀道難,難以上青天,張獻忠本是流寇,習慣於流動作戰,若是遭遇朝廷大軍之進攻,往東可以逃到湖廣境內,往北可以逃到陝西,往南可以逃到雲南貴州等地,張獻忠往南或者往北逃離,臣以為問題不是很大,朝廷可以調遣多路大軍予以圍剿,可張獻忠往北逃往陝西,局勢就有些複雜了。”

“臣以為,多鐸能夠徹底打敗闖賊李自成,但不一定能夠斬殺李自成,若是李自成僥幸逃脫,蟄伏起來,待到張獻忠逃往陝西,兩人相遇,可能掀起另一股的風波。”

“第三點,四川之局勢,不是特別穩定,臣聽聞四川境內的士紳富戶,因為對抗張獻忠聯合起來,已經形成一股不小的勢力,他們有公開與朝廷對抗的跡象,四川總兵秦良玉與參將楊展,某些時候都要受製於這些士紳富戶,臣以為,剿滅流寇張獻忠是朝廷之責任,穩定四川局勢、打壓那些過於囂張的士紳富戶,讓他們徹底臣服,亦是朝廷需要做的事情。”

“如此情況之下,進軍四川剿滅張獻忠,必須雙管齊下,不僅要徹底打敗和剿滅張獻忠,還要徹底穩定四川的局勢。”

“基於這三點理由,臣以為,朝廷大軍不要馬上進軍四川。”

朱慈烺哈哈一笑,看向了史可法與曹化淳。

史可法點點頭,臉上帶著佩服的神情,對著馬士英伸出了大拇指。

“馬大人的分析很好,皇上,臣覺得可行。”

曹化淳看了看馬士英,用力點點頭。

“皇上,臣覺得馬大人的建議可行。”

朱慈烺臉色略微的肅穆了一些。

“朕已經給湖廣總兵鄧世秋寫去信函,要求他率領大軍暫時駐紮在湖廣鄖陽,沒有敕令不要進軍四川,史大人,兵部馬上給四川總兵秦良玉、參將楊展下達敕書,令他們依托目前之兵力,死死的纏住張獻忠,務必將張獻忠定在成都周遭,告訴他們,特別是告誡楊展,不要逼迫張獻忠,更不要有徹底打敗張獻忠的奢望,秦良玉和楊展目前的兵力,還不可能徹底打敗張獻忠,也不大可能真正威脅到張獻忠。”

“其實朕還是沒有思慮全麵,朕既然禦駕親征,想著徹底打敗多鐸及其麾下的八旗軍,朝廷必定關注此番的戰鬥,不管是內閣還是兵部,都不大可能特別關注四川之局勢,如此情況之下,還不如集中力量,徹底打敗多鐸及其麾下的八旗軍,大軍轉而征伐四川。”

“馬大人提醒的很不錯,既然是征伐四川,既然是決心徹底打敗和剿滅張獻忠,那就不應該隻有一路大軍,雲南方麵,內閣已經給沐天波發去敕書,讓他暫時留在雲南,不必馬上到南京來,沐天波這裏算一路大軍,時刻監控四川之局勢,若是張獻忠企圖逃往雲南,沐天波必須傾盡全力予以剿滅,或者是拖住張獻忠,待朝廷大軍趕到雲南徹底予以剿滅。”

“湖廣方麵不用說了,鄧世秋已經在鄖陽一帶安插了兵力,嚴密監控,張獻忠若是逃往湖廣,亦是死路一條。”

“西麵不用過多考慮,地形異常複雜惡劣,很多地方根本無人能夠生存,張獻忠若是往西麵撤離,不需要朝廷大軍拚盡全力圍剿,自己就完全垮掉了。”

“剩下就是北麵,夔州和保寧一帶,張獻忠往這邊撤離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張獻忠曾經在夔州境內作戰,熟悉這一帶的環境,張獻忠遭遇圍剿處境不利,可以離開四川直接逃往陝西,北方的局勢本來就複雜,張獻忠若是僥幸逃到了陝西,局勢就真的有些不好掌控了。”

“所以北麵必須有一路大軍固守,朝廷調集征伐多鐸之大軍,作戰之後,抽調部分兵力快速進入四川,固守夔州和保寧一帶,可保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