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鎮定自若(1 / 2)

翌日,二十萬大軍從開封出發,前往潼關。

時間很緊,行軍不能夠有絲毫的耽誤,且需要嚴格保密,這個任務交給了楊文聰等人。

消息泄露方麵倒是不太可能,河南與陝西境內本就遭遇太多的征伐,好多地方荒無人煙,加之多鐸此番征伐陝西,導致陝西境內本就少的可憐的人口繼續減少,很多人都跑出去避難,寧願呆在大山裏麵,也不願意回到家裏。.伍2⓪.С○м҈

關鍵還是後勤保障,糧草要到位,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二十萬大軍,六成以上都是騎兵,糧草準備至少需要一個月以上的份量,此番作戰與以往不一樣,長距離奔襲作戰,無法就地籌集糧草,糧草攜帶要充足,這讓曹化淳操碎了心。

作戰計劃的改變,意味著需要的糧草成倍的增加,無可奈何的曹化淳,逼得河南巡撫朱大典雙腳跳,隻能咬牙將存儲的所有糧草拿出來,好在皇上已經下旨,令南京方麵迅速給河南調集漕糧,且限定時間必須運送到位。

朱慈烺跟隨大軍一同行軍,史可法與馬士英兩人竭盡全力反對,他們認為皇上留在開封府城即可,不必跟隨前往中部縣,曹化淳倒是沒有強烈反對,但也不是很讚同,可惜朱慈烺已經下定了決心,根本就不會動搖。

大軍從開封府城出發,行軍的速度很快,經過了長時間的強化訓練,包括步卒都能夠從容應對強行軍的節奏。

情報源源不斷的傳來,大都在朱慈烺的預料之中。

多鐸親率八旗軍在鷹澗嶺設伏,牛金星和宋獻策暗地裏投靠了後金朝廷,以出賣李自成為代價,導致李自成在鷹澗嶺遭遇到伏擊,五萬大順軍軍士幾近全軍覆沒,李自成戰死、劉宗敏戰死,被俘獲的大順軍軍士高達兩萬餘人,多鐸麾下的八旗軍也好不到哪裏去,在鷹澗嶺的戰鬥之中,陣亡和重傷接近萬人。

李振洪趁著多鐸調遣幾乎所有八旗軍參與鷹澗嶺戰鬥的機會,率領駐守西安府城的大順軍軍士突圍,李振洪等人倒是逃脫了,可絕大部分突圍的大順軍軍士,因為戰鬥力低下,沒有能夠逃脫,要麼被八旗軍軍士斬殺,要麼選擇了投降。

至於說從西安府城南門主動出擊的李過、陳永福以及三萬大順軍軍士,全軍覆沒,李過與陳永福陣亡。

至此,李自成的大順朝廷和大順軍,徹底退出了曆史的舞台。

讓朱慈烺想不到的是,因為正白旗和鑲白旗軍士的重大損失,盛怒之下的多鐸,居然下令斬殺了近萬名已經投降的大順軍軍士,說是祭奠陣亡的八旗軍軍士。

朱慈烺有些憤怒,更多的是感慨,戰場上就是這樣,成王敗寇,多鐸作為勝利者,怎麼做其他人都無法幹涉。

穿越的朱慈烺很清楚,按照曆史的走向,李自成最終是要退出曆史舞台的,隻是沒有想到以如此慘烈的方式退出。

時間變得異常緊迫,李振洪主動放棄了西安府城突圍,當然這不能說李振洪做錯了,如果固守西安府城,李振洪的命運與李自成一模一樣,不可能有生還的機會,且西安府城不可能堅持多長的時間,所以朱慈烺還是頗為欣賞李振洪的決策。

因為常年的征伐與天災,河南行省變得破敗不堪,現如今陝西也步了後塵,同樣變得滿目瘡痍,這讓朱慈烺著急,畢竟後續的事情都要朝廷耗費大氣力來做。

戰鬥不能夠繼續長時間的持續下去了,這是朱慈烺越來越堅定的認識。

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八旗軍就是不折不扣的破壞者,他們還沒有能夠真正的入主中原,他們的心態依舊停留在以往燒殺劫掠的階段,就算是後金朝廷的攝政王多爾袞有了全局性的認知,也無濟於事,因為後金的那些滿人權貴,想到的還是大肆的劫掠財富。

所以朝廷的步伐必須要加快,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打敗和徹底剿滅八旗軍。

大半年的時間過去,力量對比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穿越的朱慈烺,抓住了時機,讓李自成與多爾袞對決,借此消耗後金朝廷與八旗軍的力量,這個目的圓滿達到了,同時朝廷發起了吳橋之戰和景州之戰,徹底打碎了明軍的恐金症,為接下來即將發生的大規模征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勵精圖治近一年的時間,大明朝廷與明軍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朱慈烺直接掌控的明軍,完全能夠與八旗軍對決。

其實大明朝廷的力量還是頗為強大的,隻是內耗與腐朽,導致這個王朝千瘡百孔,不斷的墜入深淵之中,穿越的朱慈烺,還要消耗更多的氣力,扭轉王朝頹敗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