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十二歲的任晶瑩離開了故土,帶著好奇與爛漫的本性,前往天下最富強的腹地——大盛帝國的帝都。
季玄默本是計劃與任晶瑩一起縱馬而行,當他們剛出任國國都,就遇到了從帝都傳來的急訊,皇帝宣他迅速回宮決議要事。因任晶瑩騎術尚不精,無法馬不停蹄的日夜兼程,他便先行回宮,留下兩位親信將士與她兄長一同護送她。道別時,他囑咐她乘坐馬車,待她到了帝國,他再親自繼續教她騎術。
任晶瑩乘坐馬車,愜意的觀賞沿途景色。她很開心,無憂無慮的沉浸在新奇的風光裏,一日比一日期待著到達帝都。
長達千裏之遙的路程,從立夏到深秋,任晶瑩一行在距離帝都約一百裏處,與率眾迎接她的文嬤嬤相會。WwW.com
馬車緩緩停下,隨著馬車簾被掀起,任晶瑩看到了古老銀杏樹下一隊人馬,為首的是一位高坐馬背上的中年女子,其身後有一輛馬車和十餘侍從。這隊人馬的氣勢頗似季玄默,徐徐散發出安然的強大。
當嫻雅的中年女子躍下馬背時,任晶瑩隨即跳下了馬車,笑容可掬的迎過去。
麵對笑臉相迎的少女,中年女子微微頷首,有禮的道:“王宮掌事嬤嬤文嬤嬤,奉王上之命,接迎任國的公主。”
“我就是文嬤嬤奉命接迎的任國的公主任晶瑩。”通過途中與季玄默的親信攀談,任晶瑩知道王宮是王上季玄默的居處,還知道了文嬤嬤,她熱情洋溢的道:“我知道文嬤嬤曾是皇太後最親近的侍女,自王上兩歲起,就開始服侍在王上身邊,最得王上的信賴。我也知道文嬤嬤在帝都很有威望,見文嬤嬤如見王上。”
文嬤嬤莞爾一笑。
任晶瑩發現她的笑容很溫和,她一身堪比母後才能享有的華貴衣飾,頗為平易近人,不禁虔誠的道:“文嬤嬤是我見過的最親切而高貴之人。”
文嬤嬤又是莞爾一笑。
任晶瑩與她相視而笑,眼睛裏閃爍著期待的光,問道:“文嬤嬤要接我進王宮嗎?”
文嬤嬤道:“奉王上之命,接公主進懿園住下。”
任晶瑩好奇的問:“懿園?”
文嬤嬤答道:“懿園是位於帝都八十裏外的皇家園林,皇太後和太子殿下常居之處。”
任晶瑩關切的問:“王上正在懿園等我?”
文嬤嬤道:“王上正在皇宮與皇帝商議國事。”
任晶瑩問:“王上知道我今日進懿園住下?”
文嬤嬤隨和的道:“王上尚不知道。”
任晶瑩沒有追問王上何時會知道,而是笑著取出形影不離的彎刀,亮明給她看,問道:“文嬤嬤可識得它?”
文嬤嬤微微一怔,自然識得,如實的回道:“這柄彎刀是先帝傳給王上的禦賜之物,用它取人性命可豁免無罪。”
任晶瑩驚喜的問:“取任何人性命皆能豁免?”
文嬤嬤道:“取任何人性命皆能豁免。”
任晶瑩把彎刀鄭重地收起來,愉快的笑道:“王上將它為信物,交給了我。”
文嬤嬤已然明白了王上為何選擇她。
任晶瑩問道:“我們即刻去懿園?”
“請。”文嬤嬤示意她乘坐王宮的馬車。
任晶瑩順勢看了一眼那輛馬車,回過身與兄長商議一番,他們決定就此告別。兄長原路返回任國,她獨自乘上王宮的馬車,去親曆一切。
表麵樸素無華的馬車,車廂裏頗為寬敞舒適,矮幾上擺放著各式瓜果點心,行駛時無顛簸之感。任晶瑩坐在嶄新的軟墊,吃著她在任國難得一見的瓜果,激動的期待著接踵而至的新奇。
約摸行駛了一個時辰,馬車停在了懿園裏。
任晶瑩下了馬車,興奮的環顧四周,滿眼是絢麗無邊的秋色。花木繁茂,曲徑通幽。當她望見一片樹木時,頓時震驚,她曾認為的最名貴、最稀有、最好看的桃花品種,在這裏竟然很平常,被點綴種植在亭廊邊。
文嬤嬤注意到了她的震驚,向她介紹道:“懿園始建於兩百三十年前,至今占地七千畝,九千餘種植物花木草藥,兩千餘間殿宇樓閣。”
任晶瑩驚道:“懿園豈不就是集天下園林之大成,最大最妙最美的園林?!”
文嬤嬤在前引路,道:“它仍在向東南山麓擴建。”
任晶瑩開心的穿行在花木間,目不暇接。一景一物布置得很有講究,景色層次分明,雅趣叢生。透過高聳入雲的參天古樹,她看到了一處極寬闊的空地,不由得停住腳步。
文嬤嬤介紹道:“此處是每年宴請天下群臣之地,可設三千席。”
任晶瑩欣喜的發現,曾認為任國的前朝有最廣闊的場地、鋪著最平整的石板,今日開了眼界,她曾以為的‘最’,隻是因為見識少,皆不是真正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