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速度快得,兩人都愣了一下。
倒也不必如此吧。
跟幹架子似的。
高公公隻微笑。
這是皇帝掉馬甲之後,他第一次見到晏謹,表麵上淡定,實際上有點好奇晏謹的反應。
結果,晏謹一點反應也沒有。
高公公看了個寂寞。
晏林已經從軍多年了,一直沒有消息,晏家人雖不說,但心裏隱約懷疑過,他是不是戰死在西北了。
定國公府一家子都在,如今得到他的消息,不可謂不激動,都鬆了一口氣。
此時,也都期待地老國公。
老國公將信件交給晏謹,讓他第一個看。
晏謹一目十行地看完了一封厚厚的信件。
信中提到,晏林當年投軍,入了西北的軍營,剛好趕上了魏國在邊境騷擾,他們在短暫的訓練之後,立刻上了戰場。
從軍的前兩年,都是在無數的練兵當中度過的。
軍營裏,沒有品級的將士,壓根沒有對外聯係的渠道,沒有軍權和授命,就不能隨意離開軍營,否則就按逃兵罪格殺勿論。m.X520xs.Com
平日裏,他們也不能出軍營,也不能寫信回鄉。
這是軍中的規定,怕士兵思鄉過甚,動搖軍心。
邊境苦寒,那幾年,隨著魏國的騷擾不斷,軍營駐紮在各地,他們也沒有固定的地方。
但晏林有一些軍事才能和天賦,投軍一年後,便做到了百夫長。
第二年做到了千夫長。
第三年便做到了萬夫長。
去年,他終於有機會寫信回鄉,但一封封信件從邊境去往太平縣,杳無音訊。
而南方叛亂的消息也傳到了西北,晏林不確定,家中到底是出事了,還是因為叛亂而流離失散
可他不能離開軍營查探消息。
如今京城來人,提到了晏家的消息,他才得知兒子已經參加科舉,一家人住在了京城,可來人所知甚少,隻提到了晏謹和晏楊,其餘不提,因此他寫信回來,並希望兒子能夠回信,告知家中的一切消息。
晏謹看完信,也總算明白了。
父親不是失去音訊了,而是等他可以從西北傳回音訊的時候,家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們舉家遷居,太平縣被叛軍的馬蹄踏平,至今還在修複,又怎麼能收到消息呢?
那些信件,還不知滯留在了哪一處的驛站呢。
老國公接過晏謹看完的信件,神色激動:“幸好,幸好,有消息就好。”
高公公耐心地等兩人看完了信件,笑道:“相信,西北的戰事,很快就見分曉了,到時候定安侯便能回京了,老國公也可安心了。”
“陛下已經著人去晏家告知消息,恭喜晏公子,賀喜老國公呀。”
晏謹拱手致謝。
關於查探晏林的消息,是皇帝下了密旨,讓暗衛去的西北。
但派去的人,並不表明目的,也沒有告知晏林他自己的身份,而是通過特殊的方式,透露了晏謹已經進京參加科舉的事情,讓晏林得到了兒子的消息,而後讓晏林寫了回鄉的信。
晏林在信中提到,今年或能回京。
老定國公忍不住將那信看了又看,“高公公,請代替我向陛下告謝,晚些,老夫親自進宮謝恩。”
老定國公雖然不如往昔光彩,但舊部還有,且皆在西北。
但若是沒有皇帝,動用那些舊部來查探事情,雖可查到,但到底不方便,不如皇帝親自出手幫忙好。
因此,老定國公心中是十分感激趙崇的。
高公公笑眯眯地應下了,並不打擾這一家子。
高公公一走,晏謹便將信件拿回去給晏老夫人和二叔三叔看。
方才宮中的消息已經傳到了晏家,晏家心情振奮。
不過,這聖旨不是在早朝上頒布的,而是皇帝直接從禦書房發出去的,便是公開了,也隻有西北那邊公開,還得等晏林回京,再一同全軍封賞。
是以,外人尚不知曉消息。
雖然晏謹和晏林的身世明朗了,但晏家人依舊將他們當成家裏人。
“六寶,你爹爹有消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