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道,尊王有德。
虢公召伯,王畿附庸之國主,曆三百年,世受天子之恩,乃有尊榮至此。
然,二國無道,不思感懷天子之德,竟敢犯上作亂,此不忠不義之賊也!
秦,蒙天子隆恩以立國,授西軍統帥之職,領討逆不臣之令。
寡人既已受令,便該替天子討伐不臣,以全我秦國忠君愛國之心也!
子皆為我大秦忠勇之士,當披堅執銳,同袍攜力,鏟除叛逆,揚我國威。
勝,則三軍將士皆有所賞。敗,則寡人與諸將士同生共死。
生,加秦國勳貴之爵。亡,亦有撫恤蔭封加於後人。
此寡人與秦國之誓,天地可鑒,日月可表。”
秦壽立於高台之上,當著所有人的麵進行誓師。
話音落下之時,用刀割開手掌,將鮮血滴於酒水之中。
“上酒——”
最終他端起酒碗,高聲下達了命令。
而伴隨著他的一聲令下,當即便有各卒車左與車右分發酒碗,而後由司馬抱著酒壇倒酒。
等到所有人手中都捧上了一碗渾濁的酒水之後,白毅領著眾人一起高呼了一句。
“祭——”
伴隨著這一聲號令響起,秦壽與三軍將士各自往身前倒了半碗酒水,算是祭過了天地。
“飲——”
白毅再次一聲令下,三軍將士紛紛舉著酒碗一飲而盡。
軍士們大多對誓師內容一知半解,但是卻也聽出了其中最為關鍵之處。
尤其是“勝有賞,生有爵,死有恤”,更是讓他們熱血沸騰。
參軍入伍,為的不就立功得賞嗎?
而今參戰不單單可以有爵位,就算是死了,家人也能夠得到撫恤,算是完全解決了秦軍將士的後顧之憂。
在飲盡了碗中酒水之後,所有人的血液都開始沸騰起來。
而就在這個時候,秦壽將手中的酒碗放到了一旁黑夫的手中。
“賞——”
伴隨著他的一聲令下,當即便有一群士卒抬著一捆又一捆的鐵劍與皮甲來到了校場。
兵器與甲胄,就等同於將士的第二條生命,雖然秦軍將士大多有兵甲,但是這些兵甲都是他自家製造的粗製品,少有精良的兵器與甲胄。
然而那些堆放在地上的兵器,每一柄都綻放著點點寒光,一眼便能夠看出它們的鋒芒。
所有人都目光灼灼的盯著這些兵器與皮甲,隨後便聽到秦壽開口說道:“寡人的賞賜,隻賞賜給有功於秦國的功勳。
凡我秦國有勳爵的爵士,皆可以上前領賞。”
伴隨著秦壽的話音落下,那些剛剛入伍的新兵們頓時露出了羨慕的神色,而那些勳貴們則是激動的漲紅了臉。
“卑職秦效,斬五首,得爵大夫,請國君賞。”
也就在這個時候,一名勳爵率先出列,單膝跪倒在秦壽的麵前,表明了自己的功績。
這是秦壽早就已經設計好的橋段,他絲毫也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