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軍抵達鎬京之後,並沒有直接進城,而是分兵在城外安營紮寨。
兩國援軍互為犄角,與鎬京成三足鼎立之勢,同叛軍相持於城南。
雖不遂天子之願,但是雙方終歸是陷入了一場長時間的消耗之中。
而就在這一段僵持的時間之內,秦壽與趙怡秋的婚禮如期舉行。
並沒有太多的波瀾,也沒有太多的驚喜。
甚至,這一場婚禮都沒有上稟天子,也沒有以國君之名遍邀諸侯。
參與婚宴有很多人,但是大多都是秦國的公卿與士大夫,其次便是秦趙兩氏的本家子弟。
沒有海誓山盟,也沒有奢華盛大。
一切婚禮的流程都符合禮儀,也沒有任何僭越。
平平淡淡的婚禮之後,秦國君終於由一個男子成為了男人。
(大家都不愛看,就不多寫了哈)
時間轉眼便已經到了秋收時節,鹹陽城北的北軍依舊沒有退去,但是秦國的東西南三麵城門早已經開放通行。
城南的某處農田之中,幾名農夫正動作迅速的收割著地裏的糧食。
他們原本隻是鹹陽公卿之家的奴隸,年複一年的辛勤勞作,隻能夠勉強溫飽。
這看上去十分的苛刻,但是相比較於其他的奴隸,他們的日子還算是安穩。
而就在不久之前,他們的主家離開了鹹陽城,將他們帶到了城外的農莊,讓他們開啟了新的生活。
房屋簡陋,缺衣少食,他們本以為好日子已經到頭,世上已經沒有比這更糟糕的事情。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北軍南下,侵入了他們主人家的莊園,將莊園之內的主家殺戮一空。
他們以為自己已經死定了,結果卻劫後餘生,被驅趕到了鹹陽城門口。
他們以為自己是被北軍當做了攻城的擋箭牌,已經做好了被射成馬蜂窩的準備。
然而北軍並沒有駐足,在將他們驅趕到了護城河周圍之後,卻是如同潮水一般褪去,隻留下了一臉茫然的奴隸們。
而就在這個時候,鹹陽的城門轟然洞開,一群又一群秦軍士卒從城內出來,將他們統統帶進了鹹陽城中。
那個名為秦壽的國君,將城中那些原本由他們居住的房屋還給了他們。
並且,還把城外的土地一一劃分,每一個人都分到了至少十畝田地。
雖然這些田有好有壞,每年收益的十之其三都會被上繳國庫,但是剩下的便已經足夠他們養活一家老小,還能夠留下一些存糧,讓他們能夠過上國人一般的日子。
真正屬於自己的房屋,真正屬於自己的田地,這是奴隸們從來也不敢想象的事情。
然而這一切就真實發生在他們的身上,他們得到的東西都被擺在了他們的眼前。
轉眼間便已到了秋收的時間,城外的北軍依舊沒有褪去,城北城牆之上的秦軍士卒也在警戒。
然而東南西三個城門早已經是往來行人絡繹不絕,尤其是挑著擔子的農夫,更是腳步匆匆的來回奔走。
田裏收割粟米的百姓動作麻利,口頭上也在不停的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