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秦壽言語之時,周天子不知哪裏來的力氣,竟然一把握住了秦壽的胳膊。
就秦壽心底略微一驚之時,周天子的聲音再次響起。
“十餘諸侯,二十多萬甲士,商王退兵之時,卻隻有秦侯孤身起兵追擊。
忠義之心,日月可鑒,天地可表。而今大周風雨飄搖,世子敦厚,不過中人之姿,委實難堪大任。
然我大周三百年帝業,不能亡於孤王之手。
索性上天垂簾,賜秦侯於孤!
孤王辭世之後,還望秦侯替孤看護大周…”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秦壽立即便明白了他的想法。
“這是,在托孤啊——”
他與孔儒的謀劃之中,不是沒有想過會有這樣的結局。
但是,隻是秦壽沒有想過,斬首一員敵將的功績,便能夠為他換來“托孤”之臣的身份。
他急忙跪地匍匐,故作誠惶誠恐的說道:“大王洪福齊天,隻需好好將養身體,必定能夠康複。莫要…”
周天子擺手打斷了他的話,聲音蒼老而又沙啞的說道:“孤王的身體,孤王自己清楚!
秦侯,孤王曾經對你有過猜忌,這是為王者該有的警惕,孤王並不後悔。
但是你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忠心,所以,孤王信你。願意把大周的江山社稷托付給你來照看,難道,你不願嗎?”
言語到最後一句話的時候,他的聲音之中多了一些威脅。
而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秦壽感受到了莫大的壓力。
雖有九尺之身,亦有千鈞之力,心底卻依舊敬畏眼前這位垂垂老朽的君王。
“大王,臣出身卑微,如何能夠服眾!為了大周的千年大業,還請大王三思。”
托孤之臣的身份對於秦國來說非常有用,十分有利於秦國的發展。
但是秦壽卻不能夠表現得太過於熱切,也不能夠直接就接下了這個差事。
於是秦壽拿自己的出身說事,第二次出言拒絕了周天子。
作為君王,周天子既然已經做出了決定,又怎麼可能會輕易更改?
秦壽的推辭之語,隻是提到了自己的出身,卻並沒有說自己的能力不行。
在周天子看來,這是秦壽在憂心自己的出身無法服眾,擔心其他諸侯會因此作亂,這也是在為周王朝考慮,更是忠義的表現。
於是他雙眸冰冷的說道:“大周文王之時,太公望垂釣於渭水,為文王看中,拜為“太師”,我大周正是在太公的輔佐之下,方才能夠成就帝王之業。
秦侯是孤親封的公侯,難道還沒有資格執政大周嗎?”
他的話音方才落下,周世子與秦壽的心底都是本能的一顫。
“太公?”“執政?”
一個人震驚於周天子對秦壽的看重,而另外一個人則震驚於“執政”而已。
在大周,有資格用“執政”二字來形容的,恐怕也隻有“塚宰”了。
秦壽內心震驚,並沒來得及開口作出回應,周天子便已經繼續開口說道:“王兒,今後秦侯便是你的塚宰了。”
伴隨著他的話一落下,周世子率先反應過來,腦海中想起秦壽當初給王孫婉獻計的往事,心底生出幾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