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無疆毆打了塚宰的兒子,不論事情真相到底如何,作為人父的塚宰終歸是看趙無疆不順眼的。
而今被趙無疆當殿辱罵,心底怎麼會咽得下這口氣?
他收斂起了臉上的笑容,冷笑一聲之後說道:“都說秦地民風淳樸,今日一見趙子,果真是傳言不假!”
誰都能夠聽得明白,塚宰這是在罵趙無疆是個蠻夷,連帶著把秦國也一同罵進去了。
公卿們都隱約感受到了一些不善的氣息,他們並沒有貿然參與其中,甚至停下了小聲的討論,淪為了吃瓜群眾。
畢竟,塚宰勢弱多年,自身並沒有培養出多大的勢力,自然不會有其他的公卿依附於他。
而秦侯剛剛入京,天子對秦侯的任命還沒有下來,很多諸侯也不敢貿然投靠。
所以,雙方實際上都沒有些什麼幫手,有的隻是吃瓜群眾。
秦壽根本不想搭理塚宰,更加無視他的羞辱,隻是隨口回了一句:“塚宰謬讚了,妻弟年少,性情頑劣,不敢當如此謬讚!”
他話音落下之後,又拉著趙無疆說道:“還不快向塚宰見禮?”
趙無疆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姊夫會退讓,但是他也不敢在這個時候不給姊夫麵子,駁了他的顏麵,便隻好隨意的拱了拱手,然後便不再說話。
塚宰卻是有些發愣,沒想到秦壽竟然會如此“窩囊”。
而就在他發呆的時候,“大王駕到”的聲音便已經響了起來。
隨後便見周天子在一眾寺人與禁衛的簇擁下來到了大殿,緩步坐到了自己的禦案之前。
“拜見大王——”“臣等,拜見大王——”
眾臣見禮之後,周天子剛剛下令賜座,秦壽卻是突然間越眾而出。
“臣,有事啟奏大王。”
周天子原本以為塚宰會率先發難,卻沒想到竟是秦壽率先開口。
“秦侯這是要先發製人?嗯,倒是一個不錯的計策。”
心念至此,周天子直接開口說道:“允。”
“大王,去歲商國入侵大周,屯兵於函穀關外,值此國家危機存亡之計,有一櫟陽少年組織門客,家臣,鄉勇共計六千人,曆時半年多的時間。
不惜跋山涉水,奇襲商國都城朝歌,迫使商王退兵,救國家於危難,救黎民於水火。
微臣以為,如此功臣,不該因年少而被忽視了功績。理當受到大王的嘉獎,為我千千萬萬大周兒郎作出榜樣。”
伴隨著他的話音落下,在場的群臣頓時議論紛紛,而後將目光看向趙無疆。
而此時的趙無疆並不老實,他站在秦壽的位置後麵,東張西望的四處亂瞟,一點也不像是秦壽口中所說的那般少年英雄。
而就在這個時候,塚宰卻是主動站了出來,直接向著秦壽說道:“秦侯口中的少年英雄,難道就是你身後的妻弟嗎?”
伴隨著他的話音落下,滿朝公卿的臉上都露出了審視的神色,看向目光之中已經多了些許的狐疑。
大周推行的舉薦與世襲製度,在場的公卿之中,沒有任何一個人不曾提拔過自己的親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