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的商賈不是所有人都對秦國充滿信心,認為秦國的糧票肯定會被兌換。
但是當城中一部分的商賈行動起來之後,他們便不得不開始行動起來。
因為貨幣體係並不健全的緣故,所以這個時代的商賈大多以合作居多。
然而在合作之餘,商賈彼此之間又難免會存在著競爭關係。
而一旦有競爭,便肯定會有內卷,而有了內卷之後,便勢必會引發一場對“糧票”的追捧狂潮。
盡管糧票還沒有被下發到勳貴們的手中,但是商賈們便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了。
因為可以直觀兌換的緣故,所以糧商們在一開始的時候占據了先機,與許多勳貴們達成了協議。
緊接著便是馬商,布商,他們是第二批與勳貴們達成協議的人。
並不是所有勳貴都缺少糧食,而那些不缺糧食的人對馬匹,布匹都有著一定的需求。
所以,這兩類商人很快便得到了一部分的糧票。
茶葉,瓷器等等商人一下子就犯了難。
他們同樣也很想要糧票,但是秦人的勳貴們根本不要他們的貨物,迫使他們不得不想方設法的去兌換糧食和其它商品。.伍2⓪.С○м҈
一些聰明的糧商借機抬高了價格,想要借機謀取暴利。
這些商人也不傻,一看對方漲價,他們幹脆也就不換了,反正,無論如何也不肯讓自己的貨品貶值。
但是,在二天下午的時候,這些不肯賤賣商品的商人們就破了防。
一切的起因,不過是其中某一個商賈禁不住誘惑,最終選擇了“小”賺一筆。
以至於其他商賈有樣學樣的開始賤賣手中的貨品。
當這個消息傳開之後,糧食商人們從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機。
於是他們各自發動人脈,把各國各地的糧食源源不斷的調往秦國。
…
時間悄然流逝,終於來到了秦壽親自發放歲俸的日子。
所有秦國的勳貴們都排著整齊的隊列,紅著一張翹首以盼的臉,呼吸都比平時更加急促。
這些“老實巴交”的廝殺漢們,第一次嚐到“特權”的甜頭。
平日裏那些衣著華貴,生活優渥的商賈們,為了他們即將到手的糧票費盡心思的討好他們。
各種各樣的禮物收了不少,讓他們在家人麵前挺直了腰杆。
之前家裏的婆娘總是擔心他們在戰場之上有個好歹,導致家裏失去了頂梁柱。
然而現在,他們都恨不得自己的丈夫再上陣殺敵,把爵位再往上升上幾爵才好。
往日裏一臉嫌棄的婆娘,現在想方設法的討好他們,晚上那千嬌百媚的模樣,更是讓他們心底痛快極了。
眼看著將士們已經根據自己的爵位高低排好了隊伍,秦壽終於從君府之中走了出來。
她的身後跟著白毅黑夫等人,二人的手中都提著一捆捆的糧票。
大的一捆都是百石糧票,小的一捆則是五十石。
秦壽直接來到提前搭好的台子上,並沒有進行長篇大論的發言,隻是看了一眼一旁的白毅。
白毅見狀當即會意,直接命人推來了一車車竹簡。
而後他從竹簡堆最上方取下一卷,恭恭敬敬的向著秦壽施了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