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東方青滿口答應之時,伯仁的臉上露出了絲毫也不加遮掩的失望。
最開始的父王雖然平庸,但是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所以懂得聽從他人的意見,不會擅自做主,盲目行事。
這樣的父王雖然很容易被人牽著走,但隻要朝堂之上群賢畢至,宮闈之中有英明的王姬掌控,便不至於給國家帶來災禍。
然而,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的這位父王變得自信了起來。
這般涉及到國家危機存亡的大事,他竟然不準備跟任何人商議,便要直接作出決斷。
眼看著周天子便要將這個國家拉入泥潭,姬伯仁的臉上逐漸浮現出了一抹悲壯。
原本已經準備冷眼旁觀的秦壽頓時吃了一驚,他此時已經猜到了姬伯仁接下來的舉動。
隻是經過一刹那的思索,秦壽隨即毫不猶豫的攔在了姬伯仁身前,阻攔住了他前進的道路。
隨後秦壽跪倒在周天子的麵前,滿臉悲愴的開口說道:“大王,臣等正欲死戰,大王何故先逃?”
伴隨著他的話音落下,原本有些洋洋得意的周天子臉上的笑容頓時一僵。
他看了一眼跪地請命的秦壽,眉宇間浮現出了一抹忌憚,但是很快這忌憚便化作了滿臉的不悅。
秦壽手中掌握著秦周兩地共計四萬軍士,而晉國與秦國也是共同進退。
這二位手中的兵力加起來,已經超過了函穀關一半以上的兵力。
但是在經過短暫的忌憚之後,他很快便又放下了內心的顧慮。
在他看來,秦侯手中的兵權雖多,但是他的出身並不好,之所以能夠有如今的權勢與地位,很大程度上源自於自己的信任。
如果秦侯背叛了自己,在失去了天子承認之後,秦國的百姓與公卿便不會信服他。
畢竟,鹹陽,秦邑,薑邑在不久之前還是大周的疆域。
這些地方的百姓也都是大周的子民,他們雖然被分封給了秦國,卻不代表著他們已經遺忘了周國。
畢竟,秦國的統治還不到十年的時間,而周王朝對他們的統治,已經高達數百年的時間。
所以,在周天子的意識深處,他始終沒有把秦晉兩國視作威脅。
故而在這個應該擺正位置的緊要關頭,周天子非但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反倒是一改往日的唯唯諾諾,選擇了對秦壽重拳出擊。
“秦侯這話實在荒謬,孤王隻是遷都,哪裏是在逃亡。
有諸侯在此,函穀關穩如泰山,孤王又為何要逃。”
周天子的行為讓秦壽想到了一個成語,隻覺得對方簡直是在掩耳盜鈴。WwW.com
但是周王朝既然要放棄函穀關以西的領土,秦國也沒有必要為周王朝惋惜。
也不知是命運還是巧合,在他夢境之中的周國衰敗的起始便是源於東遷。
而他夢境之中秦國的崛起,則源自於周王朝放棄了大片函穀關以西的土地,最終便宜了秦國。
秦壽與姬伯仁有些師徒情誼,但是這情誼並不足以讓他放棄秦國的崛起之機。
所以在確定了周天子的一意孤行之後,他毫不猶豫的開口引導道:“可是大王,若是遷都洛邑,函穀關以西的百姓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