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訣別(2 / 2)

王冶歡喜於姬伯仁的人品,卻又苦勞該如何說服伯仁。喵喵尒説

略做思索之後,擅長口舌的王冶便又繼續開口說道:“大周綿延數百年,之所以能夠王權穩固,全都是因為曆代先王都恪守立嫡立長的祖宗禮法。

也正是因為曆代先王都恪守禮法,方才不會像是商國那般內亂不決。

今日世子放棄了儲君之位,便是開大周曆史霍亂之先河。

後世之君,皆以天子為榜樣,立喜愛之子為儲君。

後世之嬪妃,皆以羋妃為榜樣,魅惑君王,隻為扶持自己的親子即位。

後世之王子,皆以王子楚為榜樣,兄弟相爭,手足相殘。

難道世子真的想要看到這一天的到來嗎?”

不得不說,王冶是一個有遠見的人,他幾乎遇見到了嫡長子製度被廢除之後的禍端。

而在他說出這些禍端之後,姬伯仁卻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就算是他有著孔儒的教導,也有著秦壽的指點,思想並不頑固與僵化,他也不得不承認,王冶所描述的事情確實是極為可怕。

他原本想要抽身而退的心思,在這一刻產生了動搖。

而王冶也抓住了他內心的動搖,隨即繼續開口說道:“聽聞世子少年時曾以仲義殿下為榜樣。

不知世子以為,仲義殿下占盡了優勢,又為什麼要通過自裁來達成自己的目的,而不是興起刀兵,強迫先王退位呢?”

隨著他話音落下,原本就已經內心動搖的姬伯仁頓時破防。

二王叔之死,一直是他少年時的痛。

在他看來,英明強幹的二王叔更適合繼承王位,而不是他那個時而睿智,時而糊塗,時而剛愎自用的父親可以比擬的。

他雖然早就隱約猜到了二王叔尋死的緣由,但是,他一直不願意承認。

而今被王冶點破,他瞬間便破了防。

沉默良久之後,終歸隻能夠無言歎息。

第二日一早,原定的聯軍統帥決心啟程離開函穀關,暫時回轉洛邑。

而在他離開函穀關之前,便將函穀關的統帥之權交托到了秦壽的手中。

秦壽手中兵力雖眾,但是出身並不好,諸侯表麵上畏懼他的實力,但是許多諸侯的心底都還是不服氣的。

虞國在關東之地也是一方大國,其國君性情狡詐,並不正麵與秦壽結怨,卻在私底下蠱惑其他諸侯。

函穀關本就是程國的地盤,天子和世子在的時候,程侯自然是溫順聽話的好臣子。

但是在天子和世子先後離開之後,他便是函穀關的主人,程侯又怎麼能夠接受秦侯騎在他的頭上呢?

於是在虞侯的蠱惑之下,程侯數次在諸侯議事之時針對秦壽,逼得秦壽不得不停下了軍議之事。

而秦壽也意識到了諸侯人心不齊,恐怕難以成事。

再三思量之後,他決定以退為進,主動放棄聯軍統帥之職,轉而推舉了程侯為統帥。

。您提供大神春秋霸業的秦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