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1 冰釋前嫌(1 / 2)

項英真沒想到自己居然這麼順利的就過關了,這場海戰之後他想到了很多師傅的懲罰手段,包括停職、監禁甚至軍事法庭的審判。

畢竟是自己違抗軍令在先,軍令如山啊,雖然勝利可以抵消一部分懲罰,但是這懲罰也是絕對不可以避免的。

對於中國的政治家來說,海軍絕對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軍種,因為海軍非常難以被控製。

自古以來中國都是大陸政策導向的國家,這裏有很多原因,因為中國夠大,本身的資源可以養活很多的人口,或者說儒家思想的禁錮性……

原因有很多,但是有一點也是值得考慮的,那就是政權對海洋的控製力實在是太弱了,茫茫大海海軍一旦跑出去了,你的行政控製力怎麼跟上去?

鄭和下西洋為什麼要用太監負責,還不是因為太監這個身份本身就沒有開疆擴土或者說造反的能力嗎。m.X520xs.Com

而且鄭和下西洋的船隊,那些官兵的家眷可一直都在皇帝的控製當中,這都是人質啊!

可以想象,當時大明政權對於這些探索大洋的艦隊防範之心是何等之強!

世界太大了,中國古人早就知道,而那時候的中國又太先進了,隨便一船人去某些落後的蠻荒之地,興許就能立一個國。

中原王朝的統治者並不傻,他們可不願意給別人做嫁衣裳,所以對大航海時代的來臨,統治者都是帶有抵觸情緒的。

這種情緒貫穿了千年,那麼也就會形成一種文化慣性,華族畢竟也是中華文化圈中滋養出來的一個異類,就算肖樂天再怎麼植入新的思想,傳統土壤還是有基因會滲透進來的。

肖樂天或許不會擔心,但是華族其他高層官員,尤其是文官又怎麼看待致遠號的抗命事件呢?

那麼強大的致遠號,離開母港在茫茫大海上航行,艦長幾乎擁有完全不受限製的權利,這種人的忠誠如何保證?

在那些高層或者文官的眼中,陸軍如果違抗命令,或者可以解釋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隻要打勝了仗自然可以功過相抵。

但是海軍要是不聽命令,這恐怕就會觸動政治基因裏的那一塊逆鱗了!

項英想幹什麼?海軍想幹什麼?難道要自成一派嗎?脫離華族領袖的控製?

肯定會有人這麼想的,因為陸軍和海軍太不一樣了!

真要是上綱上線,項英可百口莫辯!

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元首的心胸真的如太平洋一樣的廣闊,從一開始元首的憤怒隻是集中在戰損比上,他是真的心疼那些戰死的英靈啊!

項英能聽出來,元首九成的怒火都是在心疼犧牲者上,而不是有各種複雜的政治考慮,並不是對海軍的忠誠有所擔憂。

這讓項英頓時鬆了一口氣,也正是奠定了這樣的基調,他才敢有勇氣直接說出那樣一番話,說出海軍官兵願意用命去殉他們的理想!

他們的理想,又何嚐不是元首的理想呢!

師徒沉默了足足有十分鍾肖樂天這才開口“致遠號需要大修多久?”

“普魯士的工程師已經陸續趕到威廉港了,目前的判斷是需要一年半的維修時間……經費大概需要180萬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