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高亮的這一番講解下來,大大提高了年輕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經過幾天的培訓後,陸瑤就正式投入到了設計院繁重的工作之中。
高亮是一個十分開明的人,他並不限製年輕人的思想,任何人有了好的點子都可以直接找他,隻要切合實際情況,不是異想天開,很大一部分都會得到他的支持,進而得到設計院的小額撥款,方便研究員們發揮創造!
自從昨天看過夜視器材後,陸瑤心裏就產生了一個想法。
建國初期,由於技術和經費的限製,我軍部隊並不能全員配備頭盔,隻有一線精銳部隊中的部分部隊才能配備。
現役頭盔裏最常用的便是五十年代研製的玻璃鋼頭盔。
玻璃鋼是一種新型工業產品,用這種新型材料做的頭盔有很強的耐腐蝕性,導熱慢、絕緣性強、比普通鋼盔重量更輕等優點,但硬度也相對薄弱,隻能阻擋遠距離以及流彈襲擊。
而且玻璃鋼造價十分昂貴,再加上技術並不十分成熟,所以研發一款新型經濟耐用頭盔就顯得十分迫切。
有了這個大膽的想法後,陸瑤就將自己的想法以文字的形式寫下來交給高亮,高亮沒想到這個剛來的小姑娘竟然就能有這樣的遠見,頓時對陸瑤刮目相看,於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下特意給陸瑤找來了幾個用作實驗的現役頭盔。
設計院普通研究員自然不會開槍,陸瑤也不想暴露自己會開槍的事情,於是她找警衛排排長幫助自己,分別在不同距離下對現役頭盔進行瞄準射擊,然後根據彈孔直徑、子彈殺傷力以及鋼盔重量來進行測算。
吳誌國聽說陸瑤在做實驗,自告奮勇來幫忙。
“我的物理非常好,”吳誌國說:“任何與之相關的測算都可以交給我來做,保證不會出現任何紕漏!”
陸瑤知道他是因為那一盒墨水片想報答自己一二,別看隻是個小小的頭盔,但在後續研製中,選擇材料以及各種實驗,有個身強力壯的男同誌幫忙總好過自己搬搬扛扛,於是陸瑤二話不說就答應了吳誌國的請求。
陸瑤不是一個貪功冒進的人,她直接讓吳誌國參與進自己的研製團隊。
到此為止,防彈頭盔研發團隊正式確立,主要研發人員:陸瑤。吳誌國;輔助人員:警衛排排長。
雖然設計院的研究員們平時手頭都有自己的工作,但因為陸瑤是新人的原因,這個消息還是很快被一些老研究員們知道了,大夥兒在感歎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同時也對陸瑤他們這個小小的設計團隊十分好奇,都等著看這兩個新人能搞出什麼東西來。
陸瑤先是查看了目前世界各國頭盔的相關資料,再結合自己原世界裏看過的相關報道,準備新式頭盔的設計風格借鑒蘇美製式,而在頭盔頂部同樣借鑒了善於隱蔽的日式頭盔。
“兩側耳部下垂,程波浪狀,這樣不僅具有一定美感,還能減小爆炸聲對耳部的衝擊力,從而對士兵的耳朵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下頜帶我想固定在頭盔裏,這樣可以減少頭盔的掉落,至於顏色方麵……”
吳誌國想了想道:“我覺得草綠色比灰色更好,特別是在野外隱蔽性更強,當然如果是像沙漠作戰,灰色顯然更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