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親爹墳墓前預謀造反?要推翻父皇的選擇,把侄子踢下寶座,最終自己當這個皇帝,這件事想一想就興奮!
奕䜣精神極度亢奮,但是那多寶卻感覺外麵山風刮的都陰風刺骨的,嚇的又要尿褲子。
可是想一想這奕䜣說的也不無道理,你道光帝就是不行,就是沒有識人之明,你的家庭教育完全是失敗的。
大兒子因為一句話就被你踢死了,還是踢襠給踢死的,你這父親也算是奇葩了!
二兒子、三兒子,幼年病死,算他們沒有福氣!
老四也就是鹹豐皇帝,那就是個無能的偽君子,會在你麵前演孝道的戲,你最後才選了他。
老五就是惇親王奕誴,苦不苦?不就是不愛讀書嗎,你不喜歡就把人家給過繼出去,才多小的孩子就離開自己本家了?
奕誴一生都解不開這個心結啊!自己沒做錯什麼,不就是不會讀書嗎?怎麼就趕出家門了?
看著哥哥兄弟們都在紫禁城、圓明園裏居住,陪著父親一起生活,可就是自己淪落到敦王府裏去,管叔叔叫爸爸?
窩心啊!老五奕誴窩心一輩子了。
老六更別說了,這本來是當皇帝的最佳人選,聰明年齡還小,而且善於外交,這個屬性那可是清帝國帝王裏最缺乏的了。
可以說,如果老六奕䜣繼承皇位,那麼第二次鴉片戰爭很有可能不會爆發,而且清帝國維新的時間也會提前,更別說燒掉圓明園了!
最關鍵的還有一個就是年輕,年輕就能保證他治理國家比較長,政策延續性更好!
老七是個厚道人,老八前今年病死了,老九年齡太小存在感非常低。
可以說你九個兒子都沒有養好,但是你還覺得自己養的很好?這是誰給你的自信啊,大清國走到今天,你有推卸不掉的責任。
以前恭親王奕䜣迫於傳統倫理道德和禮法的製約,沒法造反,他無法打碎傳統製度的枷鎖!
可是如今他想開了,他已經拋棄所有的幻想,一心就是要武力奪權了。
但是武力奪權可不是那麼簡單的,怎麼起兵?又用什麼借口?起兵之後,怎麼爭取大多數的百姓支持?
想要做到這一點,最最關鍵的就是要砸碎同治帝身上的所有光環,必須讓他這個中興君主的人設徹底崩塌。
光靠恭親王自己是不行的,他需要外援,需要更強力的外援,而在他被圈禁之前,也就是鬥爭最激烈的時刻,英國人偷偷找上門來了。
奕䜣很清楚,找到他的並不是英國**,也不可能是英國女王,甚至有可能英國女王都不知道這件事。
找到奕䜣的不過就是英國政治勢力中的一個派係而已,那就是前首相本傑明!
可別小瞧僅僅是英國內部的一個政治派係,但是對於奕䜣來說這也是大象粗的粗腿了,很值得一抱。
而英國作為鼎盛的日不落帝國,僅僅是一個派係所能調動的資源,就已經大到不可想象了!
英國人的目的奕䜣也很清楚,第一點是要多方下注,對於龐大清帝國來說,英國官方必須要保證和同治帝這個合法**的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