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53 郵政先行(2 / 2)

先讓百姓活下去,再說什麼清廉不清廉的問題!

大清時報用最快的效率開始印刷傳單,一次開印就是十多萬張,這些布告通過鐵路係統開始向災區運輸,然後各縣又通過狗拉爬犁、雪車之類的往鄉村裏發放。

不過這些都不是最快的最有效率的,這時候就看出富慶三爺的大清郵政的好處了!

大清郵政,是整個清朝官府驛站郵傳係統的改革結果,同治帝將整個大清國修建電報網的任務都交給了慶三爺!

而慶三爺手裏的根基,手裏最早的班底兒就是全天下驛道上的驛卒!

過去大清國郵遞的驛卒靠的是快馬,每個驛站都是一個客棧一樣的補給點,換馬住宿提供服務!

如今電報線修通了,軍國情報不用快馬了,那麼這些人也不能都解雇了啊!

這些驛卒就全都改變身份,變成了電報線路的養護工人,他們日常的工作就是負責自己的那十幾裏電報線,木樁子改刷漆刷漆,歪了的要扶正,蟲子蛀了要及時更換。

遇到大風大雨的天氣,電報線斷裂了,也要及時修通!

這些人就是大清郵政最核心的班底,他們控製著清帝國消息的傳輸,而且這些驛卒中一部分還開戰了現代化的郵政工作。

百姓寫個信件,發個郵包什麼的,他們都要負責,雖然比不了後世那麼高效率,但是跟清朝以前相比,那可是先進的多了。

有了電報網,朝廷的旨意就能更快的傳遞下去,眼下大清國的電報線已經通向了每一個縣城,部分大一點的鄉鎮也有電報網絡。

每隔十幾裏路就有一名養護的工人,而這些工人在同一天都受到了京師郵政總部的命令,總理大臣富慶命令他們立刻把最新的消息送到鄉間地頭。

以每個人養護區域為核心,半徑二三十裏路的範圍,所有鄉村都要通知到位!

這可是前所未有的高效率,上午朝廷拿出了明詔,下午災區所有的電報係統中轉點就都受到了慶三爺的命令。

這可是直屬上司,三爺的命令驛卒們誰都不敢違抗,更何況富慶大人下令,所有這些頂風冒雪加班加點的驛卒,最後災情結束後都會有豐厚的獎金!

誰跟錢過去不啊,這些躲在鄉村養護小房子裏的驛卒們,穿上老棉褲老棉襖,戴上狗皮帽子,身上能多穿多少就多穿多少。

扛著破銅鑼,甚至就是個鐵盆子,敲敲打打就往沿途的村莊走去!

咣咣咣……咣當當……

“朝廷有旨意啊……各災區村鎮裏的鄉紳們聽好了……朝廷發電報旨意了……”

“各地鄉紳開倉放糧……賑濟百姓……”

“凡是賑濟一萬石的鄉紳……朝廷給一個舉人的名額賞賜啊!”

“快開倉放糧……拿糧食換舉人啊……”

已經被大雪封了一半的大門突然被打開了,黑漆木門裏麵幾個腦袋露了出來“哎……看電報線的……你過來……你說的是真的嗎?”

“廢話當然是真的了……不光給舉人的官位,功勞大的還給修牌坊,刻石碑呢!”

。您提供大神心淨的大清隱龍在線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