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誰願意當貳臣,誰去當,反正我是不願意!自古皇位傳承就有規矩法統,嫡長子繼承製度牢不可破!”
“這才是江山穩固的基石!如今的鬼子六奕䜣,學的不過就是悖逆朱棣那一套,但是大家不要忘記了,大明亡國也是亡國於他的手裏!”
“若是沒有朱棣造反,行鐵血鎮壓的暴君酷政,明朝執政根基也不可能動搖!以建文帝的仁政,明朝隻會越來越興盛!”
“不僅如此,內戰消耗了明朝的國力,為他後期的衰敗埋下了伏筆啊!”
“眾位大人都是飽讀史書之人,這曆史上的一幕幕不能忘了吧?”
翁同龢憤怒了,真是須發皆張,怒目圓睜好像要把群臣中的二五仔全都罵出來一樣!
“為什麼聖人推崇嫡長子繼承製?難道是聖人不知道這種製度有隱患嗎?難道聖人還不明白立賢立長之間的優劣嗎?”
“不!正是因為聖人知道優劣,才會最終選擇了立長的製度!”
“因為國家穩定,不要發生內戰,不要分裂……這是無上最高的政治任務!是任何其他旁枝末節都應該退避的!”
“隻要跟此大義相悖逆的,都是亂臣賊子!”
“我知道,在座的諸位大人裏麵,肯定有一小批人覺得恭親王有能力,有實力,有經驗……沒錯,我也這麼覺得!”
“但是就算他再有實力,再有能力!他也不是儲君,他也沒有任何對皇位的染指權利,因為道光帝已經拋棄了他!”
“若是這個世界都是唯才是舉,若是連皇位都可以唯才是舉了,那麼這天下就大亂了!就像今天一樣,內戰爆發!”
“才能越高,這種人破壞力也越大!”翁同龢怒叱到了極點甚至頓足捶胸“老子把大逆不道的話說到明處吧!”
“哪怕萬歲爺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明白!就是一個無能的君王!我們當臣子的也得輔佐!”
“因為萬歲爺在,這國本就安寧,這天下就不會有內戰!老百姓就不會枉死!”
“君王能力有虧,我們臣子是做什麼的?是輔佐的,你用你的本事彌補上去!而不是跟著亂臣賊子去造反,去推翻!”
“這樣的風氣一旦興起來,以後大清國還怎麼活?今天他恭親王可以推翻陛下,明天你鄭親王是不是也可以找借口推翻鬼子六?”
“禮親王、慶親王、睿親王……是不是一個個也都能跳出來,推翻君主?”
“若是如此,這天下還怎麼維護穩定,萬民還怎麼安居樂業?”
翁同龢噗通一聲跪在同治帝麵前“陛下何必再多費口舌!沒有爆發戰爭之前,您當然可以好言好語的勸解,但是如今戰爭已經爆發,還浪費那麼多口舌做什麼?”
“該打仗就打仗,他鬼子六有百萬大軍又如何?不過就是一群裹挾的暴民、災民而已!”
“看起來氣勢洶洶,但是麵對咱們以一當十的精兵,百萬也不過就是土雞瓦狗!”喵喵尒説
“陛下!下令吧!召天下勤王之師進京,讓京師十萬大軍應敵,在京師數百萬人口中征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