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沉浸在具體施政中多少年的老吏員,那是根本無法製定出這樣想盡接地氣的製度的!
李拓身為軍機處章京,雖然掛著七品的官身但是本質上就是一名小吏,這種人自古以來就是給官員處理具體施政的。
古代做官還是很簡單的,尤其是宋朝之後文官顯貴,那些讀書人隻要闖過龍門就有官兒做,別說多大了哪怕是個縣令也是百裏侯啊!
一個縣十多萬人口,都聽他一個人的話,而這種讀書人要幹的工作無非就是上傳下達,朝廷的政令往下發,地方的情況往上報。
就算腦子一熱要有點政績,挖個水渠什麼的,也都不會自己親自動手組織,一切工作都有下麵的小吏具體完成。
長此以往,中國官吏階級裏麵的吏,就被逼無奈的學會了很多親民的施政本領!
如何把官員拍腦門,腦子一熱而出來的施政想法變成具體的步驟,讓百姓接受能夠執行的下去,這可就是真本事了!
而古代讀書科舉的官員缺的就是這種親自幹活深入民間的能力,或者說他們太驕傲了不願意親民去幹這種粗活!
和平時代一切都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如今這種戰亂年月,李拓這種基層摸爬滾打,民間摔跟頭排查出來的一身本領可就立刻值錢了!
在如今這樣極其混亂的時刻,老翁那些所謂的清流隻能喊口號,但是具體到每一個人,每一條胡同都應該怎麼管理,他們根本就沒有概念!
而李拓不然,他隨時都在調整宵禁政策,發現一個漏洞就補上一個製度,事必躬親的把每一個破漏都給想辦法彌補上!
謠言滿天飛?那就用民間和官方雙重輿論跟你對衝,這種時候比的就是誰聲音大了!
城中叛軍間諜橫行?那就加大宵禁製度,采用街坊製度,發放良民證,把所有身份可疑的人都排查出來。
以胡同為單位的街坊製度,讓你所有百姓沒事兒都別出門了,也甭想穿胡同了,再家老老實實等著吧!
在以後,所有購買糧食以及生活日用品,也得靠良民證來購買,沒有多方擔保的良民證,你誰也休想買到東西!
“就是要把人給摁住了,不要讓他們在外麵跑,要讓他們在家裏蹲著……”
“街坊製度一旦完成,三天後持有良民證的家庭,每家必須出人丁一位去永定河防線做工……”
“不論滿漢,就算是旗人每家也得出一名男丁!”
“本官不是羞辱旗人,這些旗人到了永定河工地去,哪怕寫寫算算不讓他們直接幹活都行,要的就是他們參與進來……”喵喵尒説
“不給工錢,每天發糧食衝抵工錢……他們從城防戰役中得到了薪水,又能養家,又能平抑物價,又能收攏了他們的散亂的心……”
“這個特殊時期,你就不能讓百姓閑逛,要麼困在家裏,要麼就必須接受朝廷的組織去幹活!”
“這就是變相的以工代賑了,這就是變相的朝廷掏錢給百姓發糧食!朝廷解決了人力缺口,而百姓也能因為每天收到的糧食而獲得心安……”
“心安了,這守城之戰也就能打下去了!諸位兄弟,辦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