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從來不是隨隨便便。
與以往那種下筆有神的狀態相比,李然感覺今天的自己,好像是一個新手小白。
哪怕有著簡短的小說大綱,而且再怎麼說,他也有創作了好幾部劇本的經驗。
此時,李然突然間發現,自己好像失去了,創作的能力。
所有的一切盡顯迷茫。
故事的發展,明明借助靈感很清晰。
但是,描述細節的時候,總是抓不住精髓,磕磕絆絆,弄不清楚。
許多生動的詞彙,平時在腦中存儲不住的要溢出來。
可是現在,根本就對應不到相應的劇情人物裏去。
憋了兩三個小時,最終才寫了三四百字。
還是修修改改的那種。
真的是徹底寫不下去了。
直到此時,李然才想起好幾本書上寫的。
對於一個導演來說,演員和劇本兒,是一個導演實力的證明。
劇本兒迎合大眾,而選擇演員,又可以和劇本兒相互成全。
這也是為什麼,好多影視劇組中,導演拿捏住選人的最後決定權。
就是為了確保劇本能完整的展現出來。
這樣的話,哪怕拍出來的東西,再不堪入目。
那也一定有它的可取之處。
反過來說,選中劇本,也是同樣。
缺少了人物的配合,有些劇,就是能把人襯托出來。
俗話說的“劇保人”,就是這種。
隻不過就是比較少見罷了。
而李然前期,因為有著靈感的支持。
劇本兒是現成的。
人選是現成的。
連動作,表情,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拿過來就能用。
人都是有惰性。
能直接吃到嘴裏,為什麼還要用手去拿?
所以李然以前不重視,或者是故意忽視這方麵的知識。
此時遇到這種情況,李然不麻,誰麻?
迷迷糊糊,半睡半醒之間,李然總算是熬到了天亮。
昨天晚上睡著前,李然想出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那就是出去找找靈感。
現在最起碼靈感還沒有徹底拋棄自己。
即然其它的都有,就是人物不好安排。
那就不安排。
用一個計算機還是什麼數學的方法。
窮舉法。
不就是差演員嗎?
沒有固定的人選,那就用數量來湊。
多看人,多對比,最終再決定,誰適合這部劇。
雖然慢,可也是能出活兒。
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現在隱秘的角落,在優優的第一輪播放,已經結束。
隻要不出什麼惡性新聞,宣傳上也不用盯著。
電視台的授權,前兩天也簽了好多份兒。
人家演員近期都是參加各大活動,參加綜藝采訪,還有新劇的錄製。
而李然這個導演,真真正正的閑了下來。
時間有都是,不正好拿來挑演員啊。
挑選“眾多”的演員,李然的第一目標,肯定是學校。
但這部劇的劇情,李然又覺得,學生一般演不出來。
另一個選擇,就是離魔都最近的,橫鎮影視城。
說來也是可笑。
李然在魔都上學三年,又當了一年多的導演。
成名作都有好幾部。
用的演員,東南西北的也都有。
唯獨,橫鎮他自己沒去過。
說出來可能都是一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