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章 第二十七章 尋人告示2(1 / 2)

於昭歸看的那本記載築樊朝的那本史書介紹地很簡略,沒有記載吳略山死傷多少人,他想象中應該會很慘烈吧,而現在貫丘覓歡卻說傷亡最少。

貫丘覓歡接著說道:“看來道長不知道這一段,也難怪,現在的史書關於那段曆史描述地都很簡略,那一年,直接死於火山爆發的,為零。”

於昭歸驚道:“這怎麼可能?”他其實想到了一種可能,那就是提前預知到災難的發生,然後在火山爆發前離開到安全地帶,能做到的就隻有萊東巫族人了。

果不其然,貫丘覓歡說道:“我們萊東巫族是神族後裔,天生具有預知的能力,受世人尊崇,那一年我族提前預知到了那場爆發,然後就想在那之前離開會波及到的地方,不料我族有幾個人不忍心看普通百姓受難,見死不救自己逃走,所以告訴了當地的人,十天後將會有火山爆發,百姓自然是深信身為神族後裔的巫族,收拾好自己的家當及時離開了,三萬餘人幸免於難。道長覺得,那幾人做的對嗎?”

好吧,又來到了提問環節,於昭歸仔細想了想,那幾個巫族人救了三萬餘人的性命,按照常理,說是他們的救世主也不為過,不過貫丘說了,她族受到了懲罰,那這種行為對他們而言應該是不允許的。

於昭歸回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那幾個人這麼做在你們巫族十分忌諱,他們雖然救了人,但他們這樣做是泄露天機,逆天而行,所以萊東巫族是因為這件事受到了詛咒?”

貫丘覓歡回道:“沒錯,我萊東巫族雖能知天機,但不能道天機,更不能隨意改變。如果沒有那幾個人告知,那三萬人是注定要死在那場災難中的。如果那西部三萬人都沒有活下來,築樊就不會那麼快覆滅,也不會有後來的西嵐王朝。”

於昭歸想到,巫族能預知到災難的發生,卻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不然就是逆天而行,如果其中受難的有親人和很重要的人,也不能阻攔,否則就會牽連整個巫族。從前他覺得巫族能夠預知的能力很厲害,甚至還有一些羨慕,現在倒覺得不是什麼好事了,如果是意外,就隻是傷心,如果是提前知道最後的結果卻無力改變,那就要添上無奈和內疚了。

這時候他突然覺得作為一個凡人也挺幸福的,他問了一句:“所以你們巫族即使知道在未來會發生什麼,也要裝作不知道,不能告知他人,更不能妄想改變,是嗎?”

貫丘覓歡回道:“也不是什麼事都不能說,要根據我們所透露的東西對整個人界產生了多大的影響來判斷,比如有一隻蟬,假如它在叫一千次後會自然死亡,我如果在它叫第一千次時人為結束了它的一生,這樣它隻叫了九百九十九次就死了,一隻蟬到死之前叫了多少聲對整個世界的影響微乎其微,所以對我們也不會有什麼影響;再比如我某一天指點了一個商人,告訴他怎樣才能發家致富,導致一個一生注定庸庸碌碌的小商人成了富豪,隻要他沒有因為成為富豪造成了其他重大影響,這也是可以的。但吳略山那次改變了三萬人的命運,還有一個朝代的早衰和一個新朝代的興起,這影響已經波及到了整個人間,所以上天才給了我族這麼嚴重的懲罰。”

於昭歸聽著,陷入了沉思,難道這人界的事情都是她所說的“上天”安排好的嗎?那聚靈源被人族發現並侵占,難不成也是注定的?那他現在的選擇,到底是對還是錯?

他又想起柳不遺也是巫族的人,假如沒有柳不遺告訴他這些事,假如沒有任何一個巫族的人幹預這件事,他現在應該還在拾容觀裏,或者是下山尋仇,總之如果柳不遺沒有告訴他這些事,就算他知道鳳凰於他有恩,他也不會去找姑射仙人召鳳凰重歸於世。如果他什麼都沒做的話,那麼之後就會像柳不遺所說,鳳凰會在某個時間,幾個月幾年幾十年幾百年都有可能,那個時候鳳凰必定會帶著怨恨歸來,而且按照常理,怨會隨時間越積越深,鳳凰有上萬年的修為,在人界必定會掀起腥風血雨。

但要是像柳不遺交代他的那樣做,徹底毀了鳳凰的魂魄,讓她再無重回人間的可能,這樣做對人族而言的確是永絕後患的做法,他相信換做任何一個人都會選擇這麼做的,但唯獨他做不到。

他也不知道他這樣做的後果會是什麼,等重生術成鳳凰完全複活恢複記憶之後,她會不會立馬找人族報仇,如果是這樣他豈不是讓那場不知何時降臨的浩劫提前到來?他隻是個小道士,如果鳳凰要真的發難,他肯定也無力阻擋,雖然鳳凰已經被人族斬殺過一次,但這不能證明人族是否能與之抗衡,在十三年前就已經有妖獸橫行,今年金朝才決定要圍剿鬼棲林,鋪墊了這麼久,肯定是在等一個時機,能夠輕易打敗鳳凰的時機,不用想也能猜到霍巡肯定不是用了什麼光明正大的手段,不然憑一些不過百年修為的人族,怎能敵過萬年修為的神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