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我懷孕了,你得負責(1 / 3)

京城老黃在報紙上的批評原文是:

有人跟我講,說我京城老黃是一個反權威的離經叛道者,善於撕破精英階層、精致主義的麵紗。

我認為:當今文壇沒大師,誰也別在那裝大師,誰敢冒充大師,我就“卒瓦”他。

前陣子,有幾位朋友在我家談論起了三月的小說。

越說還越興奮,張文這邊說“風聲”好,那邊大鋼牙就提“潛伏”怎麼樣怎麼樣,兩人還對上招式了。

我本來對通俗小說就不感冒,這時候多少可能還帶點反感。

就問張文和大鋼牙:“你們這兒聊什麼呢,怎麼還比劃上了?”

這兩人是三月的擁躉,似乎等的就是我這句話呢。

張文說:“你應該好好讀讀三月的大作,好東西啊。”

大鋼牙在一邊附和:“要看要看,一定得看,三月的東西好,得看。”

我有一個好習慣,哪怕罵別人也得先了解別人,沒看過別人的作品罵都罵不到點上。

於是我上書店買了“風聲”和“潛伏”到家就開始看。

我也不虛偽,我的目的其實也很明確,我沒打算以一個欣賞者的角度去享受作品,而是像判作業一樣總想著挑別人旳毛病。

不過有一說一啊,我看書之前就知道“潛伏”很爛,但沒想會這麼爛,捏著鼻子看了半本兒,實在無福消受。

朋友們都說我,你起碼得看完一部才能評價呀。

但我並不這麼想,評價一盤菜吃一口就夠了,不是全吃光了才允許說難吃吧。

初讀三月的小說是一次很糟糕的體驗。

“潛伏”小說情節垃圾,行文垃圾,沒有思想性,沒有藝術性。是一部真正意義上扒廁所的書。

“潛伏”美其名曰是文學作品。

其實是高不成低不就的通俗小說。

文學作品應該大氣、有氣勢、有文化分量,這樣才能有社會價值、曆史價值和承載價值,我稱之為重工業。

其實本來嘛,張宣是我的晚輩,冒充文化人,不入流,寫點通俗小說掙錢不算什麼。

畢竟人家那麼年輕,你不能要求有什麼文學藝術,說不得人家都不懂什麼叫文化藝術。

可我吃飯時看到報紙上的新聞說:“潛伏”小說進入了茅盾文學獎的最後一輪。

我當時就在想,就這種爛俗地攤小說竟然入圍了茅盾文學獎?

而且還進入了最後一輪?

我感覺自己作為一個文化人,被侮辱了,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恕我直言,要是“潛伏”這種小說最後得獎了,那茅盾文學獎在我眼裏那就是一地雞毛。

...

京城老黃的批評篇幅很長,占據半大個版麵,洋洋灑灑不下一千字。

張宣半眯著眼睛,很是氣憤!

以前自己矜持,自持身份不下場跟他計較。

可他娘的,一而再、再而三的逮著老夫批評,就真的過分了!

還真以為我是軟柿子嗬?

尤其是對方最後結尾的說辭,意思表達的很明顯,就是不希望看到自己的作品獲得茅盾文學獎。

都說文化人講究殺人不見血。

但這人已經不顧忌這些了。公開在大報紙上抨擊,公開在報紙上說“潛伏”是垃圾小說,不配茅盾文學獎。

其意明顯,其心可誅!

真他娘的不可饒恕!!

張宣很久沒有這麼動過怒氣了,這人已經是第三次了,要是還不還手。

他怕自己憋出內傷。

再世為人,什麼最重要?

活的自我,活的灑脫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