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去賣大碗茶?”
耿小軍狐疑猜測道。
“猜對了,有當區領導的潛力。”
高揚點個讚。
“政策不允許啊,目前沒有先例啊,這幫待業青年願意幹嗎?”
耿小軍覺得不靠譜。
“還是那句話,上麵隻認誰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你自己再琢磨下,不行回家問大人。”
這還是時代的局限性。
饒是耿小軍是官員子弟,從小耳濡目染,思維比別人開闊,也鑽不出思維的牢籠。
不過,回家問大人,還是刺激了耿小軍。
“幹了。”
“我就不信了。”
“走!去前門。”
耿小軍下定了決心,扯著高揚就去了前門。
兩個人在前門大街騎車來回走了三趟。
和想象的不一樣,這裏就沒有空閑的房屋。
“這可怎麼辦?沒地方幹啊。”
耿小軍失望之色浮現。
“有困難要上,沒困難製造困難也要上。”
高揚也不再矯情,直接點步。
“擺攤啊。支個棚子,擺張桌子,放幾張凳子,擺攤賣大碗茶。又不是讓你開飯店。”
“我堂堂街道主任,就搞個攤子賣大碗茶?這還不讓那些家夥笑話死。”
耿小軍又猶豫不決了。
“嘿,我說你這人吧,真特麼的矯情。
我已經盡力了昂。
主意都幫你出了,歌也幫你錄製好了,我敢打賭,這首歌放出來,你這攤子上一天不來個一萬人,就算我的歌是垃圾。”
“一萬人?”
“可能嗎?”
“把那個嗎去掉。”
高揚差點氣樂了。
“你再不下決心,我可就找別人幹了,我的發小們,也都在家閑著,他們可不嫌擺攤丟人。”
“可是政策不允許啊。”
耿小軍又是這句,好像是提醒高揚,其實是他的捫心自問。
這年月太冒泡的當官的,死得快。
“待業青年自食其力,不偷不搶,走到哪裏都說得過去,不然你們大老爺給找個吃飯的活?你們在怕什麼?”
謔,這話說的有點狠了。
這也就是高揚來自於後世敢於這麼說。
耿小軍漠然,他承認高揚說得對。
可是......
算了還是回家問大人吧。
走了兩步,耿小軍站定,一拍腦袋。
“我迷障了,打著街道名義,就是師出有名啊,解決了待業青年的一份工作,又是政績。”
“好吧,總算開竅了。
我告訴你,興化服務社,可不僅僅是一個小小的服務社。
更是一個最好的旗號,可以做的事太多了。”
高揚長舒一口氣,這年月幹點事真不容易。
“回去,找房海燕開會,三個臭皮匠,出個諸葛亮。”
“不去,我連推廣的歌都送你們了,還讓我繼續出力?
不去,又沒有好處。
告訴你,這個攤要是我來幹,一年不賺十萬,我就不姓高。”
“服務社每月可是給你發五十塊錢,還有獎金。你就是服務社的人。”
“不去。”
“唉唉,你剛才說,一年能賺十萬?”
耿小軍忽然發覺遺落了這個重要信息。
“不止!走了,這一天天的累的跟孫子似的。”
說完,高揚騎車走了,向身後擺擺手,瀟灑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