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揚一套拳打完,拱手致意。
“最後你的動作,已經完成了,此時再晃動就顯得很刻意。
應該要自然地晃動,像彈簧一樣。”
於海直接演示了一遍螳螂拳的封手動作。
果然和高揚剛才的動作不同,更為一氣嗬成。
“哇,本以為高董打的行雲流水了,沒想到於師傅更加精純!”
“內陸人,藏龍臥虎啊。”
“你們以後最好給我長點心眼!一百個人都不夠於師傅打的!”
洪金保在一旁擦擦汗珠,提醒手下人。
普通人也就看個熱鬧。
但洪金保是內行,一看便知,高揚打得不正宗、不地道。
而於師傅精光外露,步伐沉穩,雙臂粗大,一雙手上滿是老繭。
這分明是高手!
高揚有功底,在於海的指導下,他很快就將這套動作吃透。
看著高揚將這套拳打得爐火純青,於海在一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於師傅,這邊請,請您喝茶。”
今兒必須拜師!
走過路過絕不能錯過。
既然動了拜師念頭,那就需要幾個見證人。
高揚叫來徐克,洪金保也叫上,又去請了導演張鑫炎,剛剛從長城影業跳槽到鬥音影業。
對於請張鑫炎來,徐克和洪金保莫名其糊塗。
張鑫炎也稀裏糊塗,不知道來幹嘛。
既然高董有安排,那就自然有其道理。
幾人來到中環商廈二十一層,高揚董事長辦公室落座。
熱場閑聊。
一番交談下來,眾人才收起輕視之心。
人家於海確實是一代宗師。
於海是煙台棲霞人。
棲霞人於七在順治年間率領造反,打下登州府,反清複明。
後兵敗,毀容進入嶗山華嚴寺出家為僧,後成為華嚴寺主持方丈。
死後葬在華嚴寺塔院內,其浮屠塔至今猶在。
當年反清失敗,於氏家族及一同起兵的人被殺多達四萬多。
聊齋誌異中鬼的故事多出自這段曆史。
如《小倩》、《封十三娘》、《連城》,何其淒美婉轉。
於七,螳螂拳的開山鼻祖。
於海還有個於承惠都是於七家族後人。
於海少年多病,父母把他送入武館學習螳螂拳。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最入迷的時候,於海曾經和上百隻螳螂共處一室,差點成了別人眼裏的螳螂精。
於海的拳法在苦心鑽研下突飛猛進。
1958年,於海在武術比賽中獲得佳績。
隨即被體育學校招收,成為一名專業的武術運動員。
兩年後,於海作為中國武術團的代表,曾經和周先生同行出訪緬甸。
年僅18歲,他就站上了中國武術界的金字塔尖。
1966年,於海被任命為齊魯省武術隊總教練。
同時成為七星螳螂拳的公認傳人。
年輕有為!已經成為武壇的一段傳奇。
此次來港島,央視請他當武術指導,學習武術在電影中的應用。
這才有了一人挑戰十數人的場景。
洪金保倒吸一口涼氣。
人家有真功夫,他們這些花架子,絕非對手。
看來於海剛才還是手下留情了。
他在江湖混,眼力界是有的,對高揚的心思也摸清楚了。
於是笑道:“今天於師傅指點高董一二,也是緣分到了。
既然有指點之功,不如高董就拜師吧,畢竟你們也是師承一門。”
高揚暗暗點個讚,洪金保會說話,會揣摩上麵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