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點頭認可戴編劇的說法。
高揚笑問:“不可否認,前麵的劇情一定要拍出他大鬧天宮,不畏強權的性格。
但是後來,那個頂天立地,不屈不撓地大聖,是什麼時候消失的?”
嘶……
這是個問題!
非常重要,如果拍不好性格轉變,絕對會拉胯,人物形象就不豐滿了。
有幾個一開始還認為高揚年輕,侃侃而談,比較浮誇的人,也立刻高看了一眼高揚。
此人不簡單啊,絕非一般人!
高揚繼續說:“是在大鬧天宮失敗的時候嗎?
不是。
是在五指山下風霜刀劍的500年嗎?
也不是。”
高揚說到這裏,喝了一口水。
氣氛到了,眾人再次被他的話,引入深深的思考。
“快說啊,急死我了。到底是在哪裏轉變的,這很關鍵!”
戴編劇老革命遇到新問題,很是直愣。
“是在他戴上金箍,成為孫行者的那一刻。
小說中,孫悟空剛剛被唐僧解救的時候,始終按捺不住內心那顆戰天鬥地的好勝之心。
唐僧隻是一個凡人,孫悟空一個跟鬥就能抵達的西天,他連一個兩丈寬的深溝都無法跨越。
孫悟空雖然心懷感恩,但是也難免有些看不上他這個名義上的師父。
從齊天大聖到普通沙彌,孫悟空顯然無法用一顆平常心接受這種巨大的落差。
那一章別有深意:“心猿歸正,六賊無蹤。”
當一個人無法用平和的心態對待當下的處境,就會心生雜念,甚至於人性中的陰暗麵不斷翻湧。
六名突然出現的強盜,其實說的就是悟空未淨的六根。
當他擊殺六名盜匪,被唐僧戴上金箍,經曆了一番銘心刻骨的陣痛之後。
這才真正接受了行者的身份,踏上了鬥戰勝佛的征程。
金箍戴上之後,你再也不是個凡人,人世間的情欲再也不能沾半點,如果動心,這個金箍就會在你頭上越收越緊,苦不堪言。”
嘶……
恐怖如斯!
絕了!!
太牛了!
誰人不是孫悟空?
每個人最初的時候,都像孫悟空一樣,以為自己是天地的主角。
後來懂得了自己的無能為力,也便真正走向了成人的大道。
鄒一清編劇讚歎道:“每個人出生時,都以為這天地是為他一個人而存在的,當他發現自己錯的時候,他便開始長大了。”
楊婕導演鼓掌叫好:“經高揚這麼一說,孫悟空的形象立刻就豐滿立體了,很好啊。
劇本刻畫就按高揚說得來。”WwW.com
在座的老編劇們心服口服,應承下來。
高揚啞然失笑:“要不我都說了吧。”
“必須的啊,還有沙僧唐僧沒說呢。”
“師徒四人中,沙僧的存在感是最弱的。
並非因為他出場的時間太少,而是因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他的軟弱。”
高揚繼續發表高見。
對於沙僧的軟弱,眾人沒意見,耐心聽高揚繼續說下去。
“十足的好好先生,不是沉默,就是充當和事老的角色。
但是作為前天庭最高領導人玉皇大帝的貼身侍衛,沙僧真得是一個愚笨不堪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