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揚拍電影有經驗,可是他不能多說,目前身份是編劇之一。
導演是楊婕啊,他隻能查漏補缺,可就這樣,高揚還是發揮了關鍵作用。
《西遊記》劇組,除妖烏雞國拍攝地選擇的還算順利。
揚州遍地是園林風景,移步換景,非常適合拍攝古裝劇。
劇組分別在在揚州瘦西湖、大明寺和個園等景點,拍攝了試集《除妖烏雞國》。
揚州的美景給這一集增添了色彩,在以後的播放中,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烏雞國皇家寺院寶林禪寺,拍攝於揚州大明寺。
劇組來到寺院後,更是得到了大明寺主持能勤法師的大力支持與配合。
當時寺廟匾額上原本刻著“大明寺”,後來為了方便劇組拍攝,才重新製作了“寶林禪寺”的匾額。
由於當時拍攝時間緊湊,一是汪粵定製的五佛冠和僧衣還沒有製作好。
大明寺主持能勤大師還將自己的佛衣借給了汪粵。
由於當時劇組沒有那麼多演員來扮演和尚,能勤法師親率當地僧眾,甘當群眾演員參加拍攝。
雖然不是專業的演員,但是寺院這些僧眾在拍攝時非常認真。
他們身披法衣、雙手合十、站住寺院兩旁,他們恭敬而又嚴肅,就像在迎接真的唐僧一樣。
唐僧的服裝是寺院的師傅給的,在道路兩旁歡迎師徒四人的僧人,也是寺院的僧人。
汪粵扮相也被僧人們認可。
高揚和李成儒忍不住打趣汪粵,拍完這場戲,說不定主持會把你留下。
嚇得汪粵一身冷汗,連連說,他要當演員,不當和尚。
起初還算順利,可到了孫悟空豬八戒這裏,出了問題。
就連高揚看著都好尷尬。
孫悟空和豬八戒的造型和後世不太一樣。
尤其是孫悟空的形象,六小齡童最初的表演,表現地呆板,缺少靈氣,忽視了孫悟空的神奇性和猴性。
六小齡童的孫悟空經常是站得筆直筆直的,拿著棍子的形象確實像個獵戶。
高揚忍不住要指點一二,不然要他這個穿越者幹嘛?
“楊導,我提點意見。”
楊婕導演也正在生悶氣,早知道就不要章金萊了。
“你說吧。”
高揚也不客氣,叫來服化道老師們,又把六小齡童叫來。
三下五除二,扯開一塊明黃布料,直接披在孫悟空的肩膀上。
瞬間,楊婕就感覺孫悟空就活了。
明黃色太配孫悟空了。
高揚直接按照後世《西遊記》造型開幹。
孫悟空穿著皮草裙出來,而不是斜肩披著,這麼一看,就不像獵戶造型了。
孫悟空的形象問題解決了,可是六小齡童,還是沒有演繹出來孫悟空的精氣神。
拍電視劇,對六小齡童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雖然六小齡童出生於猴王世家,但是此時的六小齡童心裏,並沒有多大的把握。
該怎麼樣通過熒幕將孫悟空猴的動物性、人的情感性、神的靈通性演繹出來?
這對於剛剛踏入電視熒幕的六小齡童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
出生於猴王世家的六小齡童自然對猴子的一些基本動作,如抓耳撓腮、竄上跳下的動作可謂是駕輕就熟。
但六小齡童在表演中過於僵硬,麵部表情總是無神。
或許是臉上的乳膠麵具造型,大大限製了六小齡童的發揮。
無論六小齡童如何努力,在表演的時候,都看不出孫悟空的麵部表情,隻能看到六小齡童的眼睛。
別看劇中美猴王一雙火眼金睛炯炯有神,可六小齡童卻有200度的散光和600度的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