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再次給到了黃一鶴。
由於李古一采用了氣聲唱法,《鄉戀》與“高、快、響、硬”的革命歌曲要求相去甚遠,問世後飽受批評。
許多批評者指責它是灰暗、頹廢、低沉纏綿的靡靡之音。
完全是毫無價值地模仿外來的流行歌曲,將它說得一無是處。
怎麼辦,到底唱不唱《鄉戀》?
黃一鶴不敢做主,立刻征求上麵的意見。
節目還在一個個進行,氣氛好到爆。
這時候不用氣氛組帶動,台下的觀眾們,早就沉浸在頂尖藝術家們的精彩表演當中,無法自拔了。
最終結果,上麵同意演唱《鄉戀》,畢竟這是群眾的呼聲嘛。
“那就準備上台演唱吧。”
黃一鶴擦擦額頭的汗珠,真特麼心累。
李古一驚喜交加,可以唱《鄉戀》了。
這下子不亞於當著全國觀眾宣布,她李古一沒問題了。
“可我沒帶伴奏帶啊。”
黃一鶴導演心哢嚓又跌到了低穀。
“誰有鄉戀伴奏帶?快去找。”
一個工作人員舉手說,“我有,可是在家裏。”
“那就快點去取。”
啊?
工作人員苦笑,就要出去騎自行車回家拿伴奏帶。
高揚笑道,“不用了,我有,誰讓我是李老師的粉絲呢,我隨身帶著。”
呼……
黃一鶴長長鬆了口氣,及時雨高揚啊。
簡直是救場救到了家!
李古一豎大拇指,給高揚點了個讚,拿了伴奏帶匆匆準備去了。
高揚心道,早就知道有這麼一出,誰讓我是穿越來的呢。
臨時安排的《鄉戀》一經播出,頓時轟動了全國。
《鄉戀》迸發出的思想解放、個性解放的無窮活力,預示著新時代的歌已經被唱響。
有驚無險的春晚繼續進行。
春晚還第一次設置有獎猜謎活動,雖然獎品隻是筆記本和鋼筆,但觀眾們的熱情很高。
五個謎題分別是:
①“從上至下,廣為團結”(打一字)。
②“年終算總賬”(打一句唐詩)。
③“製定人口政策”(打一成語)。
④“鏡子裏麵照著人”(打一字)。
⑤“晚會”(打一字)。
這些謎語被穿插在節目之中,調劑了氣氛,也讓觀眾擁有了更多參與感。
最讓觀眾們聽眾們興奮的是,通過這台晚會,大家非常集中地看到了眾多大明星。
劉曉慶、斯琴高娃、李古一、鄭緒嵐、胡鬆華、侯寶林、馬季、薑昆等,他們紛紛登台亮相,真可謂令大家大飽眼福。
直到今天,很多觀眾都難忘這些明星在這屆春晚上的精彩表現。
其實在這屆春晚中所出現的明星,在數量上來說,是曆年春晚中最少的。
但個個都是最拔尖的人物,可以說是把當時最頂級的藝術家們彙聚到了一起。
這屆春晚,一個明星,就相當於後來的十個明星。
這屆春晚,沒有趙本山、沒有毛阿敏、沒有王菲,但卻最是記憶深刻。
劉曉慶是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現這屆春晚的舞台上的。
此時,她可以算做中國電影界最為出名的電影明星,風頭無二。
所以請她主持春晚,也算眾望所歸。
事實上,當劉曉慶的身影出現在屏幕上時,眾多觀眾都發出了歡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