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趙匡胤(927-976)
96o年稱帝,在位17年,即位年齡34;死時年齡5o;
父趙弘殷,匡胤從小喜習武藝,96o年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史稱北宋,統一全國後,建立新的軍事製度,加強中央集權。 提供本章節最新手打976年卒。廟號太祖。自宋朝建國伊始,宋太祖趙匡胤便開始了他統一全國的鬥爭。北宋於公元964年、965年、97o年先後消滅了荊湘、後蜀、南漢三地,又於974年擊敗了勢力較為強大的南唐。此後,吳越與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勢力紛紛"納土"於宋王朝,使紛亂的時局逐漸結束。
年號:建隆96o
乾德963
開寶968
太宗趙光義(939-997)
976年即位,在位22年即位年齡38;死時年齡59;
趙光義是宋太祖的弟弟,即位後繼續太祖未完成的統一全國的事業,978年吳越王投降,979年,北漢王投降,但在兩次與遼國的作戰時,均遭受慘重失敗。也開始了宋朝與外族作戰屢戰屢敗的曆史。
年號:太平興國976
雍熙984
端拱988
淳化99o
至道995
真宗趙恒(968-1o22)
997年即位,在位25年即位年齡3o;死時年齡55備注以皇太子嗣位
真宗趙恒是太宗第三子,“性好學”,前期頗勤於政事。但在軍事上卻無所作為,不顧寇準等反對,與遼國議和,簽定“澶淵之盟”,每年向遼國進貢。
另外,宋真宗時,行“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年號
鹹平998
景德1oo4
大中祥符1oo8
天禧1o17
乾興1o22
仁宗趙禎(1o1o-1o63)
1o22年即位,在位41年即位年齡13;死時年齡;54;備注以皇太子嗣位
原名受益,真宗第六子,仁宗即位是才12歲,由皇太後垂簾聽政,1o33年親政,仁宗“好近女色”,軍事,政治均無大作為,與西夏交戰戰敗,起用範仲淹變法也失敗。** 提供本書txt電子書下載 **死於1o63年,廟號仁宗。
年號
天聖1o23
明道1o32
景佑1o34
寶元1o38
康定1o4o
慶曆1o41
皇佑1o49
至和1o54
嘉佑1o56
英宗趙曙(1o32-1o67)
1o63年即位,在位5年
宋太宗曾孫,濮安懿王趙允讓第十三子,因仁宗無子,被立為皇太子,仁宗死後即位。英宗“有性氣,要作為”,提倡簡樸,隻是在位時間過短,死於1o67年,時年36歲,在位5年。
年號
治平1o64
神宗趙頊(1o48-1o85)
1o67年即位,在位19年
英宗長子,1o67年即位。1o69年起用王安石變法,新法推行了十幾年,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對下,於神宗死後廢除。神宗在位時,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鑒》完成,這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通史。
年號
熙寧1o68
元豐1o78
哲宗趙煦(1o76-11oo)
1o85年即位,在位15年
哲宗趙煦,神宗第六子。** 提供本書txt電子書下載 **即位時1o歲,由祖母宣仁太後垂簾聽政,起用司馬光,將王安石的變法盡行廢除。哲宗死時25歲。
年號
元佑1o86
紹聖1o94
元符1o98
徽宗趙佶(1o82-1135)
11oo年即位,在位26年,1125年傳位給欽宗
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死後,無子由哲宗弟趙佶繼位。任用奸相蔡京,吏治**。在位期間,爆了諸如宋江,方臘等農民起義。1125年金兵南下,宋徽宗傳位於其子趙恒(欽宗),自稱太上皇。1127年為金兵俘虜北去,死於五國城(1135)。
宋徽宗是一個敗國皇帝,但卻是一個藝術家和書法家。,他工畫花鳥,書法創“瘦金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