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420分糧和搬出知青院(1 / 3)

第420章 420.分糧和搬出知青院

為期半個月的夏收雙搶結束,知青院的所有人都仿佛經曆了一個由死到生的輪回。

尤其是一直從事割麥這個工種的幾位男知青,經過這半個月的煎熬,都仿佛脫胎換骨一般。

累是真的累,但熬過這段時間之後,無論是體質也好,還是意誌也好,都有了極大的提升。

有過這樣一段艱辛的經曆,再幹其他的農活,也就不覺得辛苦了。

女知青們從事的是相對清閑的工作,但在烈日的暴曬之下,從早到晚幹上一整天,對於她們這些嬌生慣養的城裏人來說,同樣是巨大的考驗。

熬過了這段時間,她們也初步蛻變成了合格的農家人。

辛辛苦苦半個月,分糧食時的喜悅就是對所有人最大的補償。

交完公糧之後,剩下的糧食就可以按照人頭和工分分到每家每戶。

大河村分配糧食的原則是人七勞三,也就是先按照人頭分掉所有應分糧食的七成,剩餘的三成再按照每個人半年的工分進行分配。

村裏人按照人頭分糧食,不分男女老幼,分到的分量都一樣多。這一點和城裏的規定不同。

我是以你四叔的名義和村裏談的,如果你一定要買的話,給一百一十塊錢就行。”

下午下了工,顧冰雪和嶽紅纓先走一步去了大爺家,他在河邊轉了一遭,布袋子裏裝了三條大黑魚,隨後拎著進了大爺的家門。

知青們的自留地劃分之後,馬上就要種植秋季作物,一點都不能耽擱。

第二天中午,大爺就派紅梅把嶽文軒給喊了過去。

他略帶歉意的對妹妹說道:“本來我不打算搬過去住,咱們都是知青,住在一起多熱鬧,也就沒有和你們說起這件事。

這不一有決定,趕緊就和大家打招呼。”

他明明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卻礙於眾多眼睛的注視,隻能保持和大家一樣的生活水準。

真要是成了村裏的倒欠戶,哪怕她有適當的理由,也免不了會被人說嘴。

幾天之後的一個晚上,大家坐在院子裏乘涼聊天,嶽文軒開口說道:

“和大家一起住了幾個月,這幾個月的集體生活很開心,一想到要搬走,我還真的有點舍不得和大家分開。”

馬上就要搬走了,在搬走之前,嶽文軒肯定要和知青院的知青們說上一聲。

對於自留地種植作物的選擇,主要有兩種,那就是玉米和紅薯。

搬家是大喜事,知青和親人都要請一請。

“大爺,我有捕魚抓兔的本事,在知青院裏住著不太方便,我準備盡快搬出去住,你看行嗎?”

搬家的第一天,東西是知青們幫著一起搬運過來的,當天中午,他準備了一頓豐盛的午餐,宴請所有知青。

老太太是軍烈屬,她的房子是十年前修建的,總共有三間住房,雖然隻是土坯房,但因為保養的好,繼續住上十年也沒有問題。

了解到這些情況之後,顧冰雪很是慶幸。如果大河村分錢也是按照夏秋兩次,那她就成了讓人鄙夷的倒欠戶。

你要是堅持想買,可以用我或者你四叔的名義和村裏談,應該花不了多少錢。

大爺的提議是不錯,但嶽文軒同樣也不想和兩家親人攪合在一起,還是單獨吃住更方便一些。

有了全年收入的數字,還要扣除春秋兩季分糧需要繳納的款項,剩餘的錢就可以分配到每家每戶了。

現在是雨季,四叔擔心沒人住的話,房子壞的太快,今天又找我說這件事,我也是無奈之下才答應下來的。

如今夏收結束,他對於知青和村裏的情況都有了充分的了解,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總共也沒多少錢,價錢高一點還是低一點,嶽文軒並不在意,隻要這件事情能辦下來就好。

就連柴棚裏所剩不多的柴禾,也都被搬得幹幹淨淨,一根樹枝都沒剩。

選了一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嶽文軒三人正式從知青院搬到了自己的院子裏。

拿到最後一次四十斤糧票的補償,從這個夏收之後,知青們的吃穿用度就和村民們完全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