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8 章 加分非常重要(1 / 3)

買活軍占領臨城縣這已經是第三年了,三年來,臨城縣的變化幾乎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現在的臨城縣幾乎有六成以上的常住人口是外地遷徙而來,當然也有不少人家遷去了別處,而如此迅速的人流彙聚不可避免地讓縣城飛快地往外擴張——現在的臨城縣已經幾乎要吞並毫村了,水泥建築和水泥路順著買活軍的規劃往外延伸,吞並了其上的不少良田,這其中許多地是徐地主家的,已被買活軍低價贖買了下來,而一些自耕農的地——倘若他還願意種地的話,也被換到了較遠的農業區去。

這期間定然也有不少的糾紛,並不是每一筆交換甘願,畢竟是故土難離,而且距離城區很近的熟田,價值是相當高的,光是種菜便比種糧賺得多了。買活軍給的補償不管多麼厚道,對農戶來說,為增添了他的麻煩,打了他的規劃,總是不願的。還有一些人家為買活軍對農戶一向也還比較和氣的緣故,便想要坐地起價,並裹挾要被征地的農戶作鬧事,給買活軍添麻煩——

不過,家對前些年兵丁作屠戮百姓的風波也還記憶猶新,而且個個還欠了買活錢,從道理上來講,他現在就是謝六姐的奴隸,奴隸是不可能有自己的財產的,這塊田之所以你種,隻是為六姐暫且沒有別的分配而已,現在要你去別的地方種田,若是你掏不出買活錢自己給贖了,那也沒得什麼話說。

所以,這樣不知死活的農戶雖有,但人數不多,在村子裏也很難得到呼應,多數人還是接受了補償,拿了耕地和籌子,還有些學上得好,不僅僅是掃盲班畢業,而是上到了初級班、中級班的人家,索改要了房子,闔家多數投入工廠做事,就不再種地了。

城市和村落的擴張、人口的遷徙並不會為這些曲停下腳步,如今的臨城縣已經分成了兩個城區,木質建築為主,雜以水泥小院的老城區,還有便是繞著它新加建的新城區。按照今年新年黃榜上公布的數字,買活軍剛入駐時,城區人口不過是三千多人,而如今城區的住戶儼然已經破了萬,還有了規模頗的宿舍區,宿舍對於做工的人來說是很必要的,譬如紡織廠,他就有織工宿舍,還有建在原本城門外的短工宿舍,孤兒院也有屬於自己的宿舍。

現在的單身人口多數住在宿舍區裏,尤其是單身的女娘,她是很願意住宿舍的,買活軍的宿舍管理得很嚴格,嚴禁異串門遊,對衛生也有嚴格的要求,有專門的舍管,而這些限製對外地前來的女娘來說,非但不是束縛,反而能提供很強的安全。她住的地方異是不能進來的,這免去了對很多事的擔憂,也讓她覺得住在其中的自己至少在作風上是很體的。

在她來的地方,規矩比買活軍這裏要多得多了,買活軍的‘嚴禁男女串聯’、‘嚴禁肮髒邋遢’之類的規矩,隻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外頭甚至不算是規矩,而這宿舍雖然仄,但對很多女娘來說,這還是她第一次獲得完全屬於她的小小空間,而不是睡在衣箱、腳踏又或是隔出來的一張小床上。這方天地便已經足夠好了!

不過,於禁止異遊的係,那些帶了孩子來的家庭,便要被動一些了,小夫妻還可以暫時分住宿舍,等攢了錢再出去租房住,但帶了孩子,尤其是一兒一女的周小娘子,便隻能在外租著一個月三百的房子——這還是廉租房被量投放到市場,緩和了住房的需求,否則臨城縣的租房價格也不可能維持在這個基準線上,早就漲上天了。

這樣一來,她一個月的收入,按六百來計算,房租和托兒所的費便占了全部,她自己所有一切的銷是另算的,如果買活軍不給她發無息貸款,那她就真活不下去了,必須立刻自己嫁掉了才好,或者就要兒子舍給孤兒院,過幾年再來贖他——若是兒子女兒舍了進去,會鬆快得多,隻舍了兒子一個,也能省不少,三百的托兒所費甚至可以削減到一百,隻一個女兒,上課的那半日可以帶在身邊,隻需要去半日托兒所。而宿舍也是允許女兒跟她住的,裏外裏一個月便是三百省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