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 章 我們不需要很累很麻煩就可以……(1 / 3)

隨著統治範圍的擴大,謝雙瑤統管的具體事務必然是越來越少,隻通過對高級人才的培訓班來維持自己的影響力,通過這些人才間接地統治自己的領土。謝雙瑤自己也有意識到這影響力的衰退,當隻掌管了彬山一地的候,別說手下的官吏了,連百姓們基本混個臉熟有點印象,而當開始把地盤擴大到雲縣之後,謝雙瑤隻熟悉任命的官吏們了。

經過三的發展,現在手底下算是有了一個州府的地盤,並且開始打另一個州府的主意,謝雙瑤便發現,連手底下的吏目認不全了,目前來說,隻維持培訓班的製度,確保每個掌握相當權力的官僚曾和打過交道。

這短暫的交流,並不足以讓謝雙瑤信任他們的人品,此政審分和人事檔案便發揮了作用,謝雙瑤隻相信政審分在某程度上反映一個人的人品,而人事檔案中的記載也規避風險。想通過掌握人事部的任免,經由信任的官僚來管人事,以此順利地實現底層官僚的任命。但這個製度還在設計中,而且謝雙瑤也做好了準備,接受規模擴大後,官僚隊伍必然出現的內耗。

創業初期推置腹、萬眾一的士氣是很熱血的,但注定無法持久,攤子鋪開總會有害群之馬,要做的是建立好科學的糾錯製度,不斷地在內部衝刷淘汰不適合居於高位的官僚。

這內耗,必然也包括了下級與上級的博弈和對抗,哪怕是陸大紅這樣的鐵杆腹,和謝雙瑤的意誌也存在衝突。謝雙瑤對此有是很無奈的——並沒有把自己神化的愛好,而且也多次表達過這一點,但冒著命危險去做事的人是陸大紅們,謝雙瑤隻把最終決策權交給他們。

譬如此,如果不願被當成妃去到處宣揚,在長溪縣一帶收割海盜的信仰,那不不麵對一個現實:長溪縣的抵抗意誌必然會因此而變堅決,會出現許多本可避免的傷亡。

從根本來說,這是長期收益和短期收益的矛盾,買活軍主動宣揚信,會帶來一個很直接的惡果,那是信在民間的泛濫,如果百姓和底層官吏深信不疑,覺謝六姐是神仙下凡,那該如何讓他們相信人隻活一世,根本沒必要把自己苦幹來的報酬供奉佛前,去求那虛無縹緲的來世?

開啟民智一定要破除信,所以在還做主的候,謝雙瑤堅決拒絕被神化膜拜,且多次打擊私下祭拜本人的活動,並不從中獲什享受,反而隻有一陣陣的肉麻。

但當的統治要通過陸大紅他們往去傳遞,這件事變味了,不論是陸大紅、謝二哥又或者是謝向上、莊素、連翹、連豪……這些買活軍中的本土精銳們,他們的思想依舊帶著濃厚的代痕跡,即謝雙瑤三分析強調,他們也依然覺這件事的害處並不會太大,而好處卻是在眼前——也的確非常的動人,譬如陸大紅,通過無老母真空家鄉,超預期地完成了任務,在豐饒縣乃至整個江右道散布了六姐信仰。

效果是顯著的,至少多救了上千名女童,也吸納了不少未來的買活軍女骨幹,且有效地降低了買活軍的派人員在江湖中行走的風險。謝雙瑤不可阻止他們為自身的安全考慮,不是實際做事的人,沒資格bb,而且也不說‘為了遠期的利益,我們要犧牲近期的人命’。

當上統治者之後,更深刻地發覺,對於統治者來說,從來沒有兩全的決定,隻有永遠的代價——永遠用人命來體現的代價。選的每一條路將有血的代價,隻是有的在眼前,而有的遠在未來,有的死壯烈戲劇,有的死無聲無息。如果你不習慣這邏輯,那永遠無法實行有效的統治。

謝雙瑤隻選擇無奈地接受這一點,“如果你覺這樣非常有效,也非常有必要,那我有什辦法?”

是不太情願的,但與會者的麵一下晴朗了起來,“這怎是沒有必要呢?”

和謝雙瑤不同,買活軍高層並沒有竊據神位的不適,阻礙大多數反賊褫奪神位的,其實是他們對神鬼之說的敬重,因為怕遭到報應,所以不敢過於囂張,即裝神弄鬼,最多也隻是捏造尊位,或者偽裝成命之子,給自己上尊號什的。

但對買活軍的高層來說,他們中對神鬼一說將信將疑,還有點想相信的,毫無懷疑地認為六姐是人降世(即一說自己不是),既然有異,且的確來自異世,那把異世叫做仙界,把叫做神仙,這又有什不行呢?

大家是神仙,暫借尊號來一用,又有什說不通的呢?總比凡夫俗子胡言語來理直氣壯吧?這頭連土匪占山為王前要搞個夢兆,真神仙反而束手束腳?萬萬沒有這個道理。

而那些受了謝雙瑤的育,真不怎相信神鬼一說的高層,如陸大紅,那更沒有障礙了。反是騙人的,買活軍騙人還是為了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為善不擇手段,奪,可以奪,他們的良是絲毫不會不安的。

“倘若坐實這一點,別說福建道了,連廣府兩道,沿海一帶,六姐將一呼百應!甚至是雞籠島的海盜或許會主動歸順呢!”

至於該怎坐實,那不必說了,買活軍手裏的好東西隨便漏出一點,比什神跡要有說服力,那可是實實在在,可以反複驗看,世間無法仿造的好東西。而若是多個妃轉世的傳說,這其中的好處也的確極為豐厚,並不是陸大紅等人畫餅安慰,反而是他們經過詳細論證的結果。

“凡是出海,沒有不信奉妃娘娘的,可以這樣講,在東南海濱,香火最盛的絕不是佛菩薩,又或者那些道觀,而是各處的妃廟,越是曆險歸來的海盜,對妃的信仰也越虔誠,說泉、廈一帶,每妃大祭,有海盜蹈海而來,厚資捐助許願,而官府也絕不會在此抓捕,官匪相安無事,一同敬拜妃,這是本地居民一向樂於傳頌的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