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4 章 建築女工們逛超市(1 / 3)

想到永惠超市裏的書居然比吳興縣裏的幾家書店還要更齊全!

阿霞對於林仲軒這個人是有些印象的——白麵書生,人矮墩墩的,得還以,他們建築隊中林仲軒是較受歡迎的小夥子,不過阿霞很有自知之明,本得就不咋地,還有個瘤子,她不有男女上的念頭,再說年紀也還小,並未會到什麼男女交往上的迫切,建築隊的女娘有些男丁拉拉扯扯的,鬧不拎清,阿霞從不去參與,她此刻更為眼前的書牆驚喜——報紙合訂本且不說,甚至還有傳說中的教輔書!

是的,官府曾過一本叫《從基礎、專項、奧數到課外閱讀》的教輔書,這還是吳興縣的書店老板告訴阿霞的,他知道阿霞的數學很不錯,便提到過這本教輔書,說是城裏很有誌於在算學上有些建樹的人家,都有給自己的孩子買這套書。隻是這套書似乎隻印過一本,便有再印了,也不知是為什麼,他這裏當時就進了兩套,早賣完了,讓阿霞到二手店去打聽一下,若是有的話,倒是以買下讀一讀。這很有助於她的算學。

對於阿霞這樣的村說,每年冬乘農閑的時候,把種土豆的活兒托給莊客做,自己進城打工,不但以賺個二、三兩銀子的積蓄,還上買牛的欠債,而且還增見識,又還以上初級班,這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村裏的掃盲班,是一直開著的,但初級班便要看掃盲班開課的況如何了,若是村子裏大數人都從掃盲班畢業了,那便以開初級班的課。

不過即便如此,效果城裏當然也是不比的,第一,初級班的老師良莠不齊,好的老師數還是願意留在城裏,這樣不耽誤他們去學中級班的內容,第二,初級班便不通科上課了,也就是說,一周往往隻學一個科目,這樣學習相當的單調,而且效果也那麼好。

再者說,每個村子裏都有困難戶,農民中一輩子大字不識的人很,想要在幾個月內學會拚音,對於三十歲以後的人說有那麼容易,吳興縣被買活軍占據都兩年了,阿霞他們村的掃盲率始終有達標——就算年輕人都會了,還有很年老的人呢,還有許從外頭被遷徙過的流民呢,初級班一直想開而開不起,這就是大數村落的現狀。

當然了,即便是掃盲班畢業,會了一些基礎的漢字拚音,也至少就有了自學初級班語文的,實在的說,對於現在的農民,隻需要這些知識水平也就夠了,再加上掃盲班要求的簡單四則運算力,對於他們的日常生活便有很足夠的幫助。他們以自己看報紙了,也有了閱讀農書的力,城裏人打交道時,也自己驗算,不必擔憂被貪汙了工錢去,其餘什麼地理、生物,對於農村人說,似乎完全是不必要的東,就連阿霞在翻閱教材時都覺得很深奧,這個初級班,實在是上不上的。

但,阿霞在算學上是有些賦的,雖然不,但她卻很喜歡這種感覺,她也喜歡看報紙,對於其餘同村都往往忽略的頭版大事,也讀得津津有味,並且為村人們講解報道背後反映的一些信息,譬如說《政權、國家、文明》,這篇文章大家看了都覺得很費解,不知道為什麼買活軍總在頭條刊登這種不吃也不喝的消息,但阿霞便以告訴大家,這是為了給買活軍正名,買活軍要明確自己的身份,還有朝廷的係。就像是從前的佃戶地主一樣,每個身份都有每個身份該做的事,買活軍也是政權,便以去征服國家下的土地,這是理直氣壯的,以去做的事,並不是一種反逆的行為。

這還好已經是買活軍治下了,若是在以前,阿霞少不得要被人譏,‘一個女娘,對國家大事胡說八道什麼!張得開這張嘴的?’

從前,她們家在村裏的確也屬於最底層,一個醜女,一個老祖父,連男丁都有,凡事被人欺負很正常。現在是買活軍了,因此阿霞的地位便逐漸地高了起,從前對她橫眉豎眼的村,現在也對她有些信服,微張著嘴聽著她的析,又著急地去告訴自己家裏人。而家裏人也不敢再一味地否阿霞的說法了,隻是還有些嘀咕,“爭奪下的事,還需要理由嗎?也放在報紙上隨便地講……”

不過,當阿霞報名準備在冬日榕城打工的時候,這些還有些不服氣的家庭跟風得也很迅速,還要公推阿霞做個首領,被她辭謝了,理由很簡單——做首領是要負責的,每年都有女娘入城打工後,即便是不要自己的那幾畝田,也要回丈夫離婚,這種事鬧起是扯不清的口舌。阿霞也不願意招惹這個麻煩。

雖不做首領,但她如今在建築工地的女工中,也是有威信的,眾人都很聽她的管,阿霞的規勸也少都聽得進去——離婚歸離婚,做事歸做事,困覺歸困覺,榕城做工,是因為榕城、泉州蓋房修路的活一很,報酬相對也更高,既然是做事,那就專心做事,回去後要不要離婚,自己想好,也不要因為困覺的事影響了做工,又或者是帶什麼麻煩,壞了吳興女娘的名聲。

這其實就是在說收錢困覺的事,總有些女娘想掙兩份錢,又或者幹脆就是經營兩個家,一個是每年冬閑了外做工,在工地裏流動的家,丈夫以是不同的人,也給她交錢,兩人一道吃喝。

而家裏的那個丈夫則是固不變的,冬閑的時候在家附近做工,照顧著家裏的地,這樣賺的錢不比她們做工少,她帶回家的錢也,很時候是皆大歡喜的局麵,單身漢有了短暫的家,而固的夫妻則了一筆錢去開銷,生活要寬綽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