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好,新年好!”
“噓——”
醫院的新年,和外頭的氣氛一向是不太一樣的,雲縣醫院的住院部大廳裏,值班醫生董蓮妹對自己的朋友比了個噤聲的手勢,“那邊在哭呢。”
的確,病房裏傳來了隱隱的低泣聲,隱約可以看到隆起的被褥,還有伏在床上哭泣的身影,董蓮妹的朋友,也是臨城縣的老鄉朱鳳鳳便滿是同情地壓低了聲音,“怎麼樣,治不好了嗎?”
“應該是某種癌症,已經出腹水,就是這幾天的事了。”董蓮妹也歎了口氣,“兒子倒是孝順,還想著送到醫院來,但我們也沒辦法——你要是覺得不吉利,要不先回去?”
“嗐,我們哪還在乎這個。”朱鳳鳳一揮手,“你當我們去鄉下接生的時候,個頂個就都能活了?”
都是見慣生死的人,大年下也不說這麼多了,朱鳳鳳推著董蓮妹回到值班室裏,掀開捂在竹籃上的棉褥子,裏頭好幾個馬口鐵的圓飯盒,打開一看,熱乎乎的千層肉餅——豬肉餡,油浸透了酥皮,麵上灑著蔥花、芝麻,還刷了一層辣椒醬,董蓮妹連忙拿起一片就咬,一口下去滿嘴流湯,“好吃!誰烙的?”
“徐紅兒,她的手藝真是一絕,我們都說她不該做護士,該做廚師去。”
徐紅兒也是臨城縣人,她和朱鳳鳳都是臨城縣醫院派來,到雲縣醫院學習的,因為時間門緊、任務重,而且醫院係統一般過年都要排值班,今年不能回家,於是這些在醫療口的臨城縣人,便湊成一桌,中午也去吃團年飯,吃完了又一起去逛街趕年集,到了晚上,再聚在一起吃一頓,偷偷地打紙牌熬夜——雖然買活軍不太喜歡,但山東撲克已經在雲縣這裏完全風靡了,幾乎人人都打,隻是來不來錢罷了。
董蓮妹因為在雲縣買了房子,分了兩個房間門出租,就是租給朱鳳鳳和另一個女娘,她自己今晚要值班,便和朱鳳鳳他們說好了,讓他們把人帶回自家院子裏聚聚,隻要走時打掃幹淨就行了。沒想到朱鳳鳳等人也是有心,到了董家之後,一人做了一個拿手菜,都盛出一點來,放在爐子上溫著,給董蓮妹帶來做夜宵。
除了千層肉餅以外,還有放了蝦幹、香菇幹、肉燥做的燉蛋、紅燒鯧魚、炒粉幹,蒸的荷葉雞,青紅椒釀蝦肉,雖然一樣菜色不多,就是一兩口,但難得這份心,董蓮妹笑道,“不得了,不得了,吃得好飽,還好我今晚吃得不多。”
醫院的食堂手藝,實在是不敢恭維,這倒也不是沒緣故,買活軍這裏有一個原則,凡是格外實惠的東西,要麼是嚴格限量,要麼是質量有突出的缺陷,廉租房是如此,醫院的食堂也是如此,這個食堂的飯菜,一定是幹淨的,價格也比外頭便宜。
如果是醫生,一天三頓在這裏吃都是免費,病人家屬就是要交錢,也不至於麵露難色——因此,它就不可能做得太好吃,否則附近的居民都要想方設法地來蹭飯了。這個策略方便了患者,對一些剛入行的小醫生來說,也是體貼的,大不了自己買點辣醬調味,也不是就完全吃不下去了。
像是董蓮妹,她在雲縣為什麼能買房?除了下手得早、家裏人的支持、房貸這三點以外,醫院的福利也是她的底氣,她剛買房的時候還是個小醫生,一日不過三十五文,買了一套一層的水泥小院子,算下來要五十多兩——這套房子現在是漲價了,至少要一百兩。
董蓮妹因為有正式工作,是醫生,所以錢莊肯給她放貸,而且利息不高,用房子做抵押,貸了三十兩,分十年歸還,要還六十兩——從時限來說,這個利息不算是太高的,這樣說她一年還六兩,一個月便是500文。
若是隻用她的工資來還,那她當真是隻能在醫院吃喝了,那時候董蓮妹一個月也就是一兩銀子左右,除非她不買任何衣服、日用,否則還完房貸,生活是有些緊張的。董蓮妹一等房子到手,就把兩間門房都租出去了,一間門房是300文一個月——房間門比廉租房的大,院子裏自己有茅廁,比廉租房方便,地段不如廉租房那麼好,但比較清靜,也可以租給一家人,不過她有要求,最好是臨城縣的老鄉,如果是輾轉連著親戚,熟人介紹來的,那就更好。
她的幾任房客都很符合這個要求,如此一來,董蓮妹的房貸便有著落了,而且還能有100文的結餘,不過,董蓮妹這幾年還是盡量都在醫院吃食堂,連澡都可以在醫院洗——現在條件成熟的醫院、工廠,很流行建自己的澡堂,這主要是因為買活軍和敏朝達成和議之後,雙方貿易量大增,鐵的產量比之前更高。
鐵有貨了,除了造農具之外,餘量也可以造鍋爐、盤水管,一些很掙錢的單位,除了上交利潤之外,手裏多少也還剩點,不能加工資,便在福利上做文章,即便是自己建不了澡堂,也會和澡堂談好了,給員工發澡票、洗衣票,這樣他們衣食住行幾乎都不花錢,看著收入和外頭一樣,其實比外頭更能存錢得多了。
醫院這樣的地方,雖然買活軍貼補了一些費用,但那是財政層麵的事情,其本身還是非常賺錢的,董蓮妹的職級還升過了,自從她能做外科手術,一日便是50文的工錢,一個月一兩五幾乎都能存下來,過去一年,她存了十幾兩銀子,其中十兩還了親朋好友的債務——她買房時,父母給了五兩,兄弟姐妹並叔伯舅姨,你一兩,我一兩地借給她,這些錢除了父母的可以不用還之外,其餘都是要還的,隻是不必給利息罷了。
還了債務之後,董蓮妹手上就鬆快一些了,還能往家裏陸續添置一些家具,並且湊錢去買手表:醫生們可以用自己的政審分抵扣,用低價來買不少好東西,其中電子手表是幾乎所有醫生都必買的,因為醫學是個非常重視時間門的科學,測心跳、脈搏,記錄用藥時間門,這些都需要手表,董蓮妹已經落後同事們一大截了。
除了手表之外,當然還有體麵的衣服,醫院倒是發了布票,可以去買秋衣褲,但毛線是很緊俏的東西,因為它並非在買活軍這裏完全自產,買活軍倒是養了一些羊,主要是看中羊腸,但南方養不了綿羊,夏天會熱死,所以他們的羊毛還是從北方買回來的,相當的有限,線衣價格居高不下,醫院也舍不得發。
但幾乎所有醫生都人手一件,有些人,譬如武十三郎,他甚至還有幾件——他祖上的方子賣了個那樣好的價錢,巡撫之後,又是名醫,還有個富商家的女娘圍著他打轉,他當然和董蓮妹不同了,羨慕是羨慕不來的。
但董蓮妹的條件,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卻又比很多人好了,雖然她也是今年冬天才穿上線衣的,但醫院裏還有許多病人,別說在雲縣買房了,就連一頓兩三文的餐費都要作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