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8 章 美食傳說(1 / 3)

“來嚐嚐新鮮的玉米餅卷糯米飯來——江陰徐俠客親自指點!”

“江陰大俠親口品嚐!一份兩文,兩份三文,特價僅限一百份來!”

一大早,臨城縣香燭鋪前這條最熱鬧的食街上,便傳來了小販們嘹亮的叫喊聲,“鴨湯米粉,六姐都愛吃!還有鎮江老陳醋!”

“煎粽子、煎糍飯糕了來!”

“豆漿油條剛出鍋——”

但是,今天這些小吃的風頭要被玉米卷糯米飯蓋過去了,人都是愛好新鮮的,徐地主一大早起來晨練時,就看到香燭鋪門前的小販子前排了一條不短的隊伍,他好奇地走過去一聽,問題就來了,“江陰徐俠客?就是那報紙上開設專欄的江陰徐俠客嗎?”

“正是!”

臨城縣這裏,雖然如今多得是外地來做工的百姓,但也有不少老住戶始終沒有離開,徐地主和莊掌櫃一家也算是熟人了——原本也都是縣裏有頭有臉的人物,莊掌櫃見他來了,忙笑著出來應酬,眉飛色舞地將徐振之前幾日經過臨城縣,和莊家結緣,被他們款待的事情說得十分仔細,又指著牆麵上貼的一張告示,笑道,“這不就是按照徐大俠的主意做的改動?”

“徐大俠說,原本的玉米卷餅,固然好吃,但少了一味滋補的主食,這個玉米是個舶來的東西,火性還是燥得很,吃了容易上火,要多增添滋補涼性的糯米飯,味道更加調和,也就更加滋補養生了。”莊掌櫃大聲讀著告示上的美食故事,“想來這徐大俠常年走南闖北,是天下最有見識的美食客,這話怎麼能假?我們趕緊的試製了出來,滋味果然不錯,大家都盡管嚐嚐,吃口是否和從前相比要好得多了。”

同在一街做生意,雖然都是零食小販,但其實同行之間一般不會互扯後腿,反而是互相捧場的居多,新攤位開張,隻要不是完全一樣的攤子互相緊挨著,同行都會過來捧捧場,幫襯幫襯,像是莊家這樣,背後就是自家店麵的,眾人更不會輕易得罪。此時一條街上的小販,多是已經抽空來吃過新的卷餅了——他們來幫襯,相應的料也特別豐厚,都是笑道,“真別說,徐先生到底是吃客!您老這個同宗,很能點鐵成金!滋味比原來要好得多啦。”

徐地主留心這個江陰徐俠客,除了向往他雲遊四海的瀟灑之外,也有此人姓徐的緣故,一聽這話,如何不喜,當下便摸著短短的胡茬笑道,“如此,倒是要嚐嚐了——莊掌櫃莫客氣,我自己排隊,自己排隊!”

這排隊的習慣,因為是買活軍提倡,而且被吏目們嚴格遵守,在百姓中也就逐漸蔓延了開來,而且越是有權有勢,想上進的人,對這些細節也就越發注意,原因無他,據說這種行為或許也會被納入政審分的衡量中,反正,的確有人寫信舉報吏目‘不排隊,愛帶熟人插隊’,而且吏目也立刻就被嚴肅處理,所以大家都慎重對待,即便是這樣自家的小生意,也不敢插隊,免得傳出去說不清楚。

莊掌櫃也知曉其中的道理,便不再客氣,隻是招呼了莊子一聲,莊子會意,輪到徐地主時,便隻問了忌口,不問別的,徐地主笑道,“不要這樣!你管做你的生意。我瞧瞧小莊子如今是否利索了些。”

莊子便也笑問了,要不要加肉,要什麼口味,吃不吃辣,吃不吃芫荽洋蔥等等,徐地主一一回答,他如今是很愛吃辣的,不過不愛吃芫荽,對洋蔥這個新興的蔬菜倒很喜歡,認為它有一種濃鬱的香味,而且口味脆辣,拌著辣椒一起吃,在夏天是非常開胃解膩的小菜。

肉餡自然是要加的,因為老親家也在,徐地主是又要了一個加炒蛋的卷餅帶走,隻見莊子在鐵板上一頓忙活——如今攤的餅可比原來大得多了,幾乎有臉盤大小,瞧著便是實惠,徐地主見了也覺得心裏舒服:其實他也知道,這玉米麵糊實在不值錢,貴價的還是如今份量有所減少的西紅柿,但是對份量的追求是死死烙在腦子裏的,見了大餅便覺得劃算,見了蔬菜便覺得不值錢,這是改不掉的習慣。

餅子很快就兩麵成型發泡,糯米飯是蒸好了放溫的,舀一勺出來,和醃西紅柿、加了辣椒醬炒得紅彤彤雞肉絲一起,再加了調料、醃洋蔥,莊子帶上紗布手套一頓亂抓,把米飯也抓得微紅,染上西紅柿的汁液,又填入餅子中,卷成一卷,兩麵一彎,用荷葉一墊,遞到徐地主手裏,徐地主這裏乘莊子卷第二個餅子,先就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WwW.com

“唔!”

剛一咬下,他的眼睛就是一亮,又嚼了幾下:西紅柿又鹹又酸,但和常見的酸菜比,又多了一絲特有的清爽香氣,連帶著把這粒粒分明的二米飯——吃到嘴裏就嚐出來了,是糯米和大米混在一起煮的飯,糯中帶香,又不那麼噎人,再加上辣醬、洋蔥、雞肉絲,醃料的時候可能還放了海帶水,配合著脆韌的玉米餅皮,又比原來的那種小餅子飽腹感更強,叫人吃著回味無窮,禁不住一口接一口,不片刻便吃到了餅子中段汁水最豐富的地方,邊咬邊吸吮飯汁,淋漓痛快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