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1 章 沒有人真的被放棄(中)(1 / 3)

“還沒到我治下的百姓,他們的苦難關我什麼事啊,未必要我把全世界因為生產力不足的不幸都背在肩上,當成我的過錯吧?拒絕造神式PUA哈。”

謝雙瑤是蠻能體諒小吏目們遇到的思維陷阱的,迷惑是思考的副產物,一個沒有迷惑的人或許很快樂,但注定是無知的。人隻有在一次又一次的迷惑中,才能突破自身的思維局限,尤其是買活軍這種移風易俗的關鍵時期,等於是要把一大批人的思想,擺脫掉時代的烙印,向著一種全新的方式遷移,那產生迷惑可以說是一種必然。

就像是連翹,她能從盲從式的忠心跳出來,獨立地思考問題,這就可以說是很大的進步了。她還年輕,二十出頭就已經坐到了很高的位置,接受了新思想,但對世界和社會,沒有深刻的認識,說得通俗一點,就是能力已經有了,三觀卻還沒有成形。在這樣的時候,有疑惑,有勇氣可以拿出來討論,這其實是件好事兒,這說明她還有進步的空間。

“你這是混淆了大同社會的終極目標,以及現在這種極其有限的條件下,我們必須做出的現實選擇。”她對連翹說,“當然了,終極目標是通過生產力的進步,消滅掉這種危險的職位,總有一天,采礦會變得很像是《黃金礦工》,礦工通過無人機和5G通信,在寬敞的室內,像是玩遊戲一樣操縱無人機去采礦,根本不需要麵對你體驗到的那種危險。”

“但是,你自己也知道,在這一天之前,總得有人下去挖礦,我們能做的就是在盡量提高生產效率——一個人能產出的礦石越多,我們需要的下井工人,人數也就越少,給他們開的工錢也就可以越高,那麼在現有的礦工人力池幹涸以前,總能找到情願下井的人。”

任何困難的問題,經過謝六姐的分析,似乎總是變得簡單且易於開展,邏輯也異常的分明。茶話會上,陸大紅等女娘的臉色也跟著微微放鬆了:六姐說得當然有道理,任何事情,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因噎廢食,不可能忽然間從現在的局麵,進化到仙界中的無人機采礦(他們還不知道無人機是什麼,隻能從字麵意義推測)。便是仙界,也是這樣一步步邁進,從火燒水澆的采礦方式,慢慢地進步到六姐描述中那奇妙的景象。

親自下過井的連翹,她的肩膀也立刻鬆弛了下來,她發自肺腑地說,“大家都該去礦山看看——我也不怕丟臉,老實說,如今我對發展技術的心情,比之前還要更加熾熱,原來我以為,我已經足夠重視技術了,否則也不會引火燒身,給自己惹了點小麻煩——”

她說的自然是佘四明事件,對連翹來講,應該是佘四明來討好她才對,她點頭安排佘姆媽進組,可以說完全因為她對於技術人才的本能優待,她對技術進步的抓緊,確實是大家所眼見的。

但是,下了礦井之後,連翹不但重視技術的發展,而且儼然更多添了幾分急迫——在買活軍占據全國之前,如果技術還沒有取得相當的進步,那麼買活軍就隻能麵臨兩難的選擇:

要麼,無人願意來做礦工,隻能不斷對外擴張,用戰俘填充礦山,那麼,礦山將會成為買活軍的陰暗淵藪,成為買活軍的肮髒秘密,盡管連翹對曆史什麼的,往往漠不關心,但她也本能地知道,這樣的事情留在史書上,將會成為買活軍的隱痛和傷疤,成為六姐王冠下淌血的傷口。

要麼,提高礦工的待遇,用銀錢來吸引工人,那樣的話,除非在域外開拓出廉價的礦石來源,否則礦產價格上浮,會帶來物價的極大動蕩,對於發展一樣不利。

“技術上的革新,不是錦上添花的東西,而是追在我們屁股背後跑的索命鬼那!”

連翹說,這是她對這件事最大的感悟,“除非我們永遠不再擴張,否則,要支持我們如今的架構,如今的科技還差得遠,還要不斷地往前去追,去趕——攤子越大,社會的結構越先進,對生產力的要求也就越高。文明歸根到底,還是生產力的產物。現在我們的社會結構,還要先於我們的生產力一些呢。”

“所以說,去苦地方調研這都是有道理的,你們中許多人已經過了十幾年的好日子,又有很多人確實也沒有吃過苦,看看,連翹去了一趟礦山,回來整個人倒是沉穩多了。”

看來生活會的內容又多了幾樣了,而且是十分折騰人的幾樣,在座的高級吏目們臉色都有點不好看——不是怕吃苦,而是時間上劃拉不開,但,誰也沒有人叫苦,不管年紀大小,好歹混到這地步了,都知道,若還想再往上走,就不能怕事、怕麻煩、怕吃苦,謝雙瑤喜愛的幹部,不是不能犯錯,但卻決不能懶惰剛愎,隻要能及時掉頭,如連翹一般,照舊得到重用,但倘若仗著功績自重身份……

得益於謝雙瑤對吏目的挑選和教育體係還算管用,她重用的人還沒有這樣愚蠢的,都還專注在連翹的調研報告中,發表自己的看法。莊素說,“其實我覺得事態未必有連部長想得那樣緊迫。你對未來的預判有一點是短視的。”m.X520xs.Com

她說話一向很直爽,不怕得罪人,“你覺得沒有人願意在現有的報酬下去做礦工,因為種地的收入隻比礦工少一點點,但危險性要低很多,如果工人有得選,絕大多數都會去種地——所以,礦工的來源注定是半強迫性的,戰俘,輕型罪犯,還有我們覺得有必要去勞動改造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