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海圖,自然也不是傳統的牛皮紙彩繪版本了,而是用買活軍這裏特有的一種滑溜溜的高級紙張,印刷而成的彩色畫卷——隻是一張就要賣到百兩銀子,而且還是有價無市,隻有加入了這一次的南洋開拓,才有資格購買。據說原本根本就沒有得賣的,因這紙張隻在這幾個月內才仿製出來,雖然成本高昂,但到底有了對外售賣的貨源。
比這種地圖更高檔的,是船隊前頭的旗艦所用的地圖,那是在一張極大的馬口鐵板上用油彩繪畫出來的世界地圖,反麵是各大洲的港口示意圖,可以前後翻動,並且用吸鐵棋子在上頭進行標注,此物和買活軍這裏特產的山水沙盤一樣,都是令豪商大賈趨之若鶩,讓文官武將極為眼饞的好東西,尤其是這在鐵板上繪圖而不褪色的油彩,給鐵板鍍錫,使其不生鏽的技術——到現在敏朝都還沒有跟上,買活軍若是肯把這樣的地圖往外賣,一幅千兩怕都不是問題,那起子歐羅巴人也要搶著來買呢。
不過,不管載體如何,地圖上的內容也都是一樣的,每日裏,旗艦都會用大喇叭向船隊廣而告之昨夜所處的經緯度,因此,即便大家是第一次走到這樣遠的外海,還是可以通過船隻每日的移動來描繪出航線,以及每日的風向、水文,撰寫出一本屬於自己的航海筆記來。
可不要小看航海筆記,在這個年代,一本航海筆記,有時就是一艘上船平安歸來的希望,海商有時非常大膽,有時又非常迷信,就以這艘‘發財號’為例,發財號第一次下水去南洋,就是十月出發的話,如果第二次出海不再有如此龐大的艦隊領航,發財號會嚴格的按照上一次的出航時間門出發,在上一次的返回時間門啟程回返,直到這樣的航程走了五次以上,他們才會冒著風險,提心吊膽地更改航海的時間門。
所以說,哪怕這一次沒有賺到什麼錢,開拓一條新航線的經曆也是非常寶貴的,凡是大的海商家族,族中必須有經驗老道的船長,船長在,財富就在,海商家族不怕一次兩次的生意虧損,隻要有船、有人,錢終究能夠再來。但經驗老道、閱曆豐富,有過航行經驗的船長和水手,哪怕栽了一個,都是叫人心痛的損失。
也是因此,這批之江道的商人們,非常積極地學習著用六分儀來分辨經緯度的知識,隻要是有星星的夜晚,他們都試著用羅盤和六分儀來計算自己所處的經緯度,並且第二天根據大喇叭的通報來進行驗算,除此以外,他們也根據買活軍的習慣,做每日的水文、風向登記。
不得不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些老海狼從前有許多是不識字的,他們是到買活軍這裏開始做生意以後,才跟著被迫去上了掃盲班,並且在貿易大廳充分的練習數學——如果數學不好,不能認字,就算是載貨到了雲縣,也往往要把一大部分利潤被貿易所那些狡猾的投機者賺走,而之江人做生意,不但很講信用,而且很反感被賺走了不該賺的錢。
之江海狼們也是如此,一想到他們要因為腦子不好,看不懂貿易所的規矩、舉牌和拍賣規則,因此不能去貿易所買到便宜貨,他們便感覺嘴裏的肉餅湯委實不香了,從楊老大開始,個個發奮,特意在夏日台風季不好行船之時,在雲縣多住了兩個月,把拚音都學會了,算數更是學得透透的,還花錢買了十幾套教材回來,扔在船艙裏,哪個水手想看都能來借——教材在買活軍這裏實在是不貴,也說不上重金,便是損毀了也不心疼的,而哪怕有一個水手學會了,那都是賺的,立刻就可提拔起來,作為自己的智囊。
這般一兩年下來,他們也逐漸能寫航海筆記了,原本這隻是外國船長的習慣,華夏船工,他們的經驗都在腦子裏,要言傳身教,再帶著跑上幾個來回,多年才能教出幾個學徒來,但現在有了航海筆記,航線的開拓,要比原來快得多了,就算是生手船隻,拿到了老人的航海筆記,有羅盤和六分儀的配合,也可以試著去新航線闖一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