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8 章 人性健忘(1 / 3)

“新報紙到了沒有呀還沒到啊”

難得的休息日,才過早上八點,陸陸續續就有人來促進會了,謝翩翩過來的時候還不到九點,棚子下能遮陰的好座位也都被人占了,她隻能在大樹底下找了個小馬紮坐著,問道,“我這一陣子太忙碌了,好幾期報紙都沒看呢,前幾期的有麼,那捉奸案的結果出來了沒有,怎麼判的”

“捉奸案,是說那張女華男案嗎”

不少女娘的頭也抬起來了,頗有些感興趣的樣子,“這期報紙我也沒看呢,處置已經出來了還以為至少要拖到年後去了”

“張女必須開革了吧”

“那案子是怎麼回事來著說實話我都有點記不清了,太複雜了,這啊那的,全是人名。”

“按時間算,新報紙已經印出來了吧,還等著要看皇妃離婚案的後續呢也不知道會放在第幾版,當還是第三版第一版、第二版那都是沒人要看的東西。”

“就除了招你來的那期以外是吧。”

“可不正是如此”

樹蔭、棚子底下頓時傳來了一陣歡笑聲,不斷還有些老相識,扭著身子,邁著纏足步走了進來,“說什麼呢”

這些女娘們的形象,都是易於識別的,雞籠島天氣炎熱,即便是冬天也很少有下十五度的時候,甚至很多人不會備布鞋,終日都穿著草編的涼鞋,但在進出這促進會的女娘這裏,大多數人不論天氣寒暖,卻都穿著繡花鞋,而且鞋幫起伏,明顯是特製的,鞋碼也比一般人要小得多。

偶有例外者,多數是裹長足的女娘,她們經過矯正,若是年紀小,腳還能長大些,隻需要穿鞋時在足心特意墊高即可,便是穿涼鞋,露在外頭的腳趾也不至於有特殊的不同。

這些俏麗的小娘子聚在一起談天說地,隔了不遠處就是清淨長壽促進會的大院子,再過去則是山陽萊蕪同鄉促進會雞籠島上這裏,做六休一,每到休息日,各大促進會的場地都是人滿為患,人們或者因為有事,或者隻是來此交際,總是習慣先來促進會這裏坐坐,再去辦自己的事。

如謝翩翩這樣,無事來閑嘮嗑、看報紙的也不少,因此,促進會這一帶,一到休息日便繁華熱鬧非凡,平時在碼頭港口開攤子的食鋪,很多都會推車過來,賣小食的也有,賣涼茶的也有,便是夫妻二人,也不少來到這裏分頭行事的,各去各的促進會,到時間了,數著鍾響再彙合去吃飯

雞籠島逐漸繁華,這也是明證之一,鍾樓建起來了,而且不止一座,每過半小時,都會敲鍾報點,鍾鼓樓可是一座成熟州縣的標配,而且多座鍾樓,更可以說明城市的占地極大,一般內陸的州縣,一座鍾樓就夠管全城的了,新港這裏,城裏居然有九座鍾樓,就可見城市的規模究竟有多大了

城市大,人口真的也多,不過是五六年的時間,人流就彙聚起來了,別看因此地荒地多而樓少,撒開了不見什麼人,每每敲鍾時,促進會中因約定時辰而要出門彙合,衝向食街的人流,那可真是浩浩蕩蕩。

隻是因為畢竟城建時間尚短,天氣又熱,所以房屋尚少而已這裏的促進會,多數都是在城建剛剛開始時,便以低廉的價格買了一大片地,然後隻要雇人,或者促進會成員自己上陣,把地推平了,棚子一架其實就是很好的集會場所了,後來建房那都是為了存文檔資料用的。天氣這麼熱,在屋裏多逼仄這樣大家都散在院子裏,棚子下、樹下各自乘涼,有個小台子可以讓會長站在上頭說話,又實惠又省錢,這就足夠用啦

“張女華男案的結果出來了嗎沒有吧,這案我一直關注著呢若是不重判張女,我是不服的。”

“那是,和人度夜,收受財物,這不就是賣身嗎設若不罰她,那我改明兒也去交往個七八個相好的去,她難,我比她還難呢,成天踩著這矯正鞋東奔西走的,阿物兒還貴,我找個人給我養鞋,再找個人供我吃喝不好嗎再沒有瞧不起咱們反而不判張女的道理”

“可是這話了,這要不算犯法,那豈不是叫老實人心灰了我們這些女娘倒白擔了個風塵女子的名聲便是風塵女子都沒有這麼不值錢的,她倒好,不過得了個好出身罷了,是個天生的銀婦表子,若她生在姑蘇,怕不早做窯姐兒去了。”

“沒聽說嗎,張女貌醜,若真做表子早餓死了”

眾女言說著,不少人都笑了起來,不過,不平衡的情緒是真真切切的,尤其是折骨纏的女娘們更是如此像是王劍如那樣,官家小姐做折骨纏的,畢竟是極少數,大多數投奔來做手術的女娘都不是個好出身,她們的腳,就是曾從事行業的明證。

雖然做了手術,也痊愈了,又因為多少也知書達禮,總比平民百姓見過世麵,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不算太難,但正因為找的工作都不錯,她們在社交時所感受到的輕視卻也明顯很簡單的道理,同樣都是做會計的,同事是什麼出身大家的小姐,從小學習算學,親眷故舊到處都是,剛來上班,房子就買好了,穿的是全身的買地新衣,留短發,平時早起晨跑是必然的,下班了下學了還要去舉石鎖練身子,希望自個兒能長到至少1米65喵喵尒説

再看看自個兒,又是什麼出身正所謂先認羅衣後認人,別的同事自然更樂意和出身好的那些一塊玩兒一塊交往,要說親也先想著好出身的,這些女娘們,有的能想得開,能自我安慰,有的卻是憤憤不平,認為自己是苦命人,並非是願意淪落風塵的,而往往就是後者,對於張女的行徑最是義憤填膺,其邏輯也是顯然的一樣都是類似的事情,她們還不是自願的,也不是在買地這麼做,卻還要承受這樣的歧視,張女分明有如此好的出身,卻還不知珍惜,竟在買地公然做了這樣的事,倘若不能受到嚴厲處置,那豈不是太不公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