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2 章 棉褲新風尚(1 / 3)

天才本站地址

rg

黃謝生送來的年禮,是一雙很體麵的短幫棉皮靴大概是到腳踝上方,鞋幫裏頭有係袢,可以把帶了綁帶或紐扣的褲子,塞到鞋子裏後係上固定,這個設計在雞籠島十分罕見,因為雞籠島眾人都穿涼鞋居多,即便穿布鞋,也不會帶幫,遇到雨天甚至很多人乃是幹脆赤腳的。

因此,在小腿上有係帶、紐扣的褲子,在雞籠島隻是作為一種流行,並沒有特殊的意義,反而是王小芸這些在臨城縣生活的女娘,她們的厚褲子多數都帶了這樣的設計。“這樣不凍腿,風不會順著褲腿往上鑽,又比綁腿要方便些。”

現在,綁腿、足衣這東西,也隨著老式襪子一起逐漸退出人們日常的生活了,除了要離開買地的商人,走遠路時依然習慣把小腿和雙足纏繞起來之外,買地的活死人已不太會做如此打扮,他們現在去野地的機會變少了,在城鎮間流動也有了便宜的交通工具。

當一個人一日最少也是二十文收入時,花十文錢做車費,去附近的城鎮,便是可以接受的。就算是最舍不得錢的人也算得明白這筆帳走一整天,又累又渴,餓得要命,也不過省十文錢,到目的地去,省了半日的功夫,去扛個包都能賺回來。

城裏的吃食還豐富便宜,因此還是坐車更上算,既然如此,那就不必老打著綁腿了,這東西主要是為了走遠路時防止下肢腫脹,再一個預防山間蚊蟲叮咬、枝葉刮擦,如果從一地去另一地,大多人都坐車的話,日常生活中需要打綁腿的機會確實並不多。

至於腳上的襪子,買活軍的棉襪,因為實在是勝過老式足衣太多太多,普及的速度比秋衣褲、毛衣褲都快,也成為了農戶家庭對外購買最頻繁的小商品,因為這棉襪實在是很舒服的,但也是農家無論如何不能自產的東西都是針織的,必須是廠子裏的大機器才能造,包括秋衣褲、圓領衫也是如此。

針織的衣物襪子,那種輕微的彈性,是老式梭織無法比擬的優點,包括買地推的背心、裏褲,都以極快的速度取代了老式的心衣和褻褲,根本無須任何花頭推廣,絕大多數人隻要嚐試過一次,哪怕是別的地方省一點,都願意買這些貼身小物。

久而久之,買地這裏也就形成了特殊的習俗外衣還是很多人自己裁布去裁縫鋪做,或者自個兒在家飛針走線,鬆江的棉布也還是有些銷路,因為買地這裏的皮棉,多數都做成圓領衫、裏衣、襪子、秋衣褲這些針織的衣物,行銷天下,這已經耗盡了本地紡織廠的產能。

正常的襖子、罩衫什麼的,廠裏的產量相當的有限,而且更多的賣去北麵京城那裏,作為特殊的買物出售,就像是襯衫,買地的活死人穿的反而是自己縫製的多,廠裏的出產,都是賣到京城去,那裏價高,本地人要是能托關係買到一兩件襯衫,可是相當得意的事情。

“是嗎,可我們雞籠島上的襯衫倒是好買的。”

金娥頗有些詫異,卻不想這句話捅了馬蜂窩了,不單單小雷、王小芸,便連其餘同事也都看了過來,驚道,“當真可是廠子裏出的襯衫,不是裁縫師傅摸索著仿製的那種

26ks

你可不知道,鋪子裏的襯衫,說是用的是平麵剪裁,因師父不會做立體剪裁的衣服,做出來便是不如廠子裏的那樣襯身好看總覺得捆手捆腳的,隻有那等追蘇樣哦,不,追買樣的風流精要穿,若要穿著做事,可是不舒坦。”

“真的啊,我們的襯衫,去超市就能買到了,不過價格頗昂貴,大多人都不買呢。一件有時候要一千文,料子又是真絲,不耐曬不耐洗,雞籠島那樣的地方,穿兩水就斑駁了,便是棉布襯衫,也還要特意去開鍋煮米湯漿洗它,太麻煩,我們也隻是走走看看,多無人買的。”

這便是各地民情的不同了,雞籠島上開火做飯的人少,米湯是不易得的,

而洗衣廠又並不發達,使得漿洗變成了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

不像是內陸各縣府,還是各家做飯多,隻要是做飯就有米湯,他們還保留了給床褥用品上漿的習慣,有時還嫌洗衣房上漿的手藝不好,從洗衣房裏取回來的床褥,會自己再漿一遍。

因此各人都踴躍道,“我們竟沒有太多在雞籠島的親友呢金娥,你地址留個給我們,等回了雞籠島,我們給你寫信,你便受累幫我們買幾件襯衫回來唄棉布的就夠了”

也有要綢緞的,若是有彩綢的便更好,“我要結婚了,婚禮那天穿著,豈不是時新得很卻又比那老式的鳳冠霞帔新潮多了。”

南人愛追新潮,這是數百年來的老習慣,要說襯衫勝過敏地的裙衫,那倒也未必,不過是新東西,故而格外受到追捧罷了。要金娥趁便尋訪彩綢襯衫的,是來自許縣一個姓周的女吏目,笑道,“等我未婚夫明年滿了年齡,我們便打算過禮,我都想好了,上身若有紅綢襯衫,下頭一條綠底馬麵裙,便扯了鬆江的布料來做最是時新不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