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8 章 誰料皇榜中榜眼(1 / 3)

“不論試卷多簡單也好,隻要有了女特科,那就一定要有女子家塾,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京城是首善之地,朝廷既然下令去做,那就容不得底下人拖拖拉拉陽奉陰違,因女特科籌辦不力,上個月朝中就有好幾個大人被申飭,考績受累是現放著的事情。這會兒,在京裏開女塾那就不叫輕佻無行,叫做得風氣之先。”

自從買活軍崛起以來,京城這幾年的變化也是顯著的,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在城中掀起了一陣陣的新風氣,讓老古板們大搖其頭,深感無所適從,這種風氣的改變,從太多地方可以看出來,甚至已經達到了數月之間門,民風便有一變的程度。

就說這茶樓吧,原本在京中也不過就是十幾間門,而且主要形式,還是以茶攤、矮茶棚等為主,便是有屋子,也說不上多氣派,很多時候是二葷鋪子也兼賣茶酒,小屋舍裏早上用茶,中午用飯罷了。

但自從買活軍在武林興建了他們的買式二層茶樓,創造性地在天井中用了鑲嵌式玻璃頂戲台,這下可不的了,一兩年內,帶賣茶的戲園子,猶如雨後春筍,在京中已是開了十幾家出來,各大戲班子,除了唱廟會之外,也多了一個演出的平台,而京中的老少人家,不分貧富也都養成了上茶樓聊天說事的習慣。

甚至於很多茶樓還分了女客專門的雅座,雖然區域不大,但這也說明了一點,那就是京城的女子,除了出門做工、拜佛之外,平日裏又多了個消閑的去處,而且,這是為官民都承認的正當行為,哪怕是書香門第的小姐,閑來無事,帶上老媽子、丫鬟雜役,也能到茶樓裏坐坐,喝喝茶,聽聽報,看看戲台上演出的新戲了。

再進一步,也有些茶樓中,已經公然有男女雜坐了,甚至雜坐期間門的女子,已不像是從前那樣,會被人默認為表子外婦,雖然還會因為大膽的作風而引人側目,但畢竟眾人心中,已經多了一重預設和男子雜坐的女子,或許是表子,或許隻是個膽大的良家婦人,跟著同樣膽大的親眷一起出來遊玩。

雖然他們心中對於這樣的行為或許各有看法,表示反感的人也還有很多,但歸根到底,出來喝茶的女人,不再被視為是風塵女子,這確實已算是不小的進步了說來也是好笑,這正經人家的姑娘都到處亂跑的時候,京裏的花魁伎女,最值錢的那批外婦,反而還珍而重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比大家小姐還要更大家小姐呢。

尤其是在這個時節,女特科剛考完的時候,哪間門茶樓裏都能傳出女子的嬌笑聲這是女考生們在開茶話會,會試的舉人們,輪流在酒樓做東,行令唱曲,觥籌交錯聯絡人情,女子們則開茶話會、讀書會,談天說地,許多茶樓都臨時擴張了女座的範圍,也改易了茶樓裏上演的戲碼,多演些何賽花巧種田、鴛鴦錯、女掌櫃下南洋這樣的時新的劇目,來討好這批因買地新風而應運而起的女娘們。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自古來男耕女織誰享清閑男兒漢,當得兵,經得商,做得官,今日誰說我女子不如男”

這是女掌櫃下南洋中,買地女掌櫃徐金花和鄰居辯論,是否要下南洋去做生意的一段,鄰居劉大哥認為女子坐船南下是異想天開,在異域受到的危險比買地更大,徐金花便以這一段唱詞反駁,這段詞,唱腔跌宕起伏,鏗鏘有力,一反昆曲一唱三疊、婉轉嫋娜的特點。

雖然是戲腔,且是花旦唱,但豪邁而有中氣,曲調明快,介乎數來寶和昆曲之間門,朗朗上口,歌詞直白,容易傳唱,這也是買地的戲劇,流傳到北方後被本地的戲班子學習所發生的變化,而且,內容也非常討巧,惹來女座上一陣嬌笑拍手,叫好中還有銅錢扔去舞台上討賞,幾乎要砸到了戲子的腳,茶館裏又是樂聲,又是歌聲,又是銅錢落地的清脆碰撞聲,又是笑聲,端的是熱鬧非凡。

“邢兄,你還不知道麼,這人世間門最怕風氣兩個字,甚麼事隻要形成了風氣,那就顧不上是非黑白了。”

這在幾年前看來幾乎是放浪不羈光怪陸離的景象,倒成了正說話這儒生最好的證據,他將手一攤,指了指茶館裏這熱鬧不堪的景象,又湊近了勸道,“別說女子做官、女子考科舉了,現在的新東西幾乎每個月都有,那些老古董連罵都罵不過來呢,比起什麼開博物館、開運動會,讓女子一樣穿了短打去跑跑跳跳,還要評比成績,女子考個特科,做些小官又能如何”

“退一萬步說,即便廢除女特科,那開女塾無論如何也不算是什麼罪過江南一帶早幾十年就有這東西了,他們以才女為美,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不說別人,就說南九宮的沈家,他們家不就常以才女自傲嗎

現在沈家、葉家、吳家等人,全都遷居買地,大展身手,他們若是不開家塾,焉得這麼多聲名大噪的女才人就說那沈曼君,她如今是買活周報第一校對編輯,六姐的文章都專由她來校對,有句話叫做,新詞不經沈編輯之注釋不得流行,多少人能得這樣的一句評語也沒見朝廷治罪沈家,追回給她們父祖的封贈。”

“邢兄,話已說到這份上,可見這開設女塾的事情,那絕對是四平八穩,不至於被卷入風波之中,更是一門穩賺不賠的生意你就說今年女特科的卷子,你看過沒有”

這多話的儒生,興致勃勃地說到這裏,總算他對麵的人點頭回應了一句,“自是瞧過的,極簡單。”

“便是了,你可知道為何這樣簡單便和第一次男特科一樣,是不得不簡單男特科的卷子也是這幾年才開始慢慢難起來的開第一屆特科的時候,敏地能教特科的老師隻怕也不過是數百個,卷子擬難了考官都不會做女特科也是一個道理,想要有選拔考試,就必定要有相應的教育體係,按咱們官府的風氣,要開買地那樣的掃盲班,哪來的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