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賽這個名詞,對於黃景秀來說,確實是非常陌生的,當然了,球卻並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若是換一個名字,把球賽重新叫做蹴鞠的話,那麼她肯定是能明白的,因為蹴鞠在敏朝也不算是什麼冷門的運動,便是閨閣小姐們,也多有彼此結社,踢球為戲的,甚至各地還有專門做鞠球的匠人,若是知名的鞠球,入了健色名錄的那種,一個鞠球售價不菲,還是一種很值得遠銷的商品哩。
所謂的健色名錄,其實就是知名球商的名錄,健色是鞠球如今時興的另一種叫法,而所結的球社,也叫圓社,圓社中用來給自己的球隊加油助威的口號,叫做圓社錦語,一般來說,能被收錄的圓社,都是源遠流長,至少也有幾十年的曆史,傳承幾代人,多是某地的代表社團理所當然,這也就是各地望族子弟的專屬了。
一般來說,像是普通的小縣,閑人不夠多,是組不起什麼有規模的圓社的,最多也就是十餘子弟一道嬉遊,隻有萬州、巴州、錦官城這樣的州城,裏坊中有錢閑人眾多,更有衙內閑極生事,可以豢養家丁一起耍樂,如此一個圓社中,如同眾星捧月一般,以互相交好的某幾家年輕子弟為核心,外圈是相好次等人家的壯丁,還有自己豢養的家丁等等,女社也是如法照搬,由這些核心子弟來解決場地、球源問題,平日裏組織訓練,和其餘圓社約戰,甚至於還給一些經濟不太寬裕的社員發放經濟報酬,也是常有的事情。
一般來說,圓社之間彼此也會有些恩怨,百姓們各自都有支持的社團,每每邀戰之日,都有人前來觀戰呐喊,呼喊加油的口號,也就是錦語。雖然平時世家子弟目無下塵,高高在上,甚至於豢養球員的資金,便來自於民脂民膏,但比賽時,場地周圍是不禁百姓旁觀的,有時還會備些免費的茶水,邀請自家的擁躉前來,以壯聲色。
不過,這種較量一般局限於本地,很少有異地球社互相約戰的,因為從一州到另一州,舟車勞頓實在不是很方便,而且花費甚巨,客場作戰者又往往落於極下風,這也使得球賽多數還是局限於州城內部,各裏坊的較量。
萬州府從前繁華時,居於山上的有錢商戶,雖然人數不多,但個個財雄勢大,誰都不服誰,憑借財力、地利之便,組織了好幾處圓社,都是各顯神通,又是買好名聲的健色,又是定做統一的圓社服,又是給社員發錢,鬧得好一番聲勢,因此,黃景秀對於圓社是很熟悉的,也知道踢球的規矩萬州的蹴鞠,主要還是以白打為主,很少有組織踢築毬的,主要是因為萬州是山城,平整的場地難找,不方便練習。但黃景秀知道,許多別處的圓社,主要還是用築毬來一較高下。
所謂的築毬,就是在一塊場地中央豎起一個高高的旗杆,杆頭支一個圓洞,這個圓洞,叫做風流眼,毬過此洞則可以得分,風流眼和地麵是有距離的,據說最高者約有二丈,換算成買地的單位便是約十米左右不錯,的確就是這麼的高,就算是矮一些的,也要五六米是常見的。一般二米的風流眼,那都是為了兼顧百姓的遊樂百姓踢小石子為毬的話,二米的風流眼也是能踢過去的,五六米則完全不可能射入了。
由於每個球門的風流眼高度不同,便可以很容易地推斷出來,客場作戰的劣勢是很大的,首先球門的高度十分陌生,完全無法和主隊相比,倘若自身沒有超凡脫俗的技藝,很容易便會出現懸殊的大比分。因此,公平起見,也有一種比較方式,是單人、二人或者四人輪流踢球,以毬飛舞軌跡的巧妙,球被踢出的高度,彼此配合的整齊為主要的比試方向這種比試就叫做白打,也是黃景秀熟悉的方式。
而且,在民間來說,白打比築毬更受到百姓們的歡迎,因為白打的花式可以很多,而且也很容易學習模仿,此時的健色毬,就像是一個高級的毽子,主要是用來踢花樣的工具。甚至像是黃景秀這樣,家裏根本不會買鞠球的人家,也可以用毽子來模仿所見過的白打技巧。
人們也認為白打的花樣多,自由度高,要比築毬好玩多了築毬的花樣很少,就是雙方分列場地兩邊,輪流向風流眼射門罷了,球過到對方半場之後,被對方球員搬運到主將身邊,踢上一腳,過了就是過了,若是沒有過,那麼球又到對麵半場,如此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