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啊”
“衝”
伴隨著震天響的衝殺聲,兩波人馬猶如猛獸出柙,往前狂跳而去,將偌大的黃土地激得黃沙滾滾,煙塵滿天,好在大家事前都有所預料,拿不同顏色的方巾裹住了口鼻,在沙塵中眯著眼尋找著自己的對手。“在那裏,衝”
“來就來,誰怕誰”
他們的對手是裹的藍巾,大概有人,也發現了他們,當下便抱著腿勇猛地衝了過來,和這邊的紅巾隊伍撞成了一團,“倒下吧你”
“哪有這麼容易喝啊”
在熱血沸騰的吼聲之中,雙方狠狠相撞,頓時有一方受不得撞擊,力道鬆懈,罵罵咧咧地把腳踏實在了地麵上,“呸晦氣老子一時沒站穩頭巾拿去吧”
說著,便將自己的藍巾取下,丟給了對麵,搖頭晃腦地走出了場地,“嗐等下一場吧”
“老大,勝敗乃兵家常事”
這個身強力壯的主攻手一旦敗下陣來,他身後的小弟們,也很難在圍攻中幸存,不一會便紛紛丟盔卸甲,走出了場地,豪爽地安慰起了隊長,“是啊,隊長,我們的積分不低呢,怎麼算進決賽都是穩穩的,這一場就算是戰略性放棄也好,下午你不有單人賽嗎走,咱們先去吃點心去那邊的紅糖薄荷水應該新提一批出來了,剛從井裏吊上來的,沁涼”
“走走走,喝糖水去”
老大於是也轉怒為喜,笑著張羅了起來,“兄弟們都多喝點,這一場算我的”
“哪能算老大的,我們來請客”
一行人熱熱鬧鬧,咋呼著很快走遠了,場中的鏖戰則仍在繼續,王無名站在一旁的階梯觀景台上,手拿望遠鏡眺望著場中的熱鬧一共一百隊,每隊五人,五百人在運動場中央的空地上,用雙手抱著一隻腿,形成如同金雞獨立一般的姿勢,彼此單腳跳著互相撞擊,這活動在北方叫做撞拐,南方的叫法則是更直白一些,就叫鬥雞,買活軍官方,則稱呼它為角抵,並且圍繞角抵也設了獎項,現在正在舉辦的,就是角抵比賽的初賽。
別看這角抵似乎幼稚簡單,但它的淵源可以上溯到黃帝大戰蚩尤的傳說時段,據說蚩尤生角,抵而做戲。那之後人們便把雙手抱起那隻腿形成的角度,看做是自己的角,彼此衝撞,作為一種遊戲了。這種角抵遊戲,迄今在南北都非常常見,就像是踢毽子、擲羊拐一樣,屬於無師自通的民間遊戲,頂多是因為地理環境,選用的材料不同罷了,譬如在南方,羊拐骨難得,孩童們便用圓潤的小石子代替,但遊戲的大體規則是沒有什麼變化的。又有跳房子、猜拳跨步等等,都是千百年來城鄉一體流行的遊戲。喵喵尒説
當然這些遊戲,並非每一種都適合成為競技比賽,買地隻是挑選了踢毽子和角抵列入正式比賽項目,不過饒是如此,也在各地掀起了熱潮跑步、跳遠、舉重什麼的,實在是沒有什麼趣味性,而且要說針對這個做什麼訓練,想要在大會上奪魁這個對村子來說實在是太遙遠太渺茫了。但角抵和踢毽子卻不同,對場地幾乎沒有任何要求,本來就是大家從小玩過來的遊戲,現在吃得飽了,農活相對從前也輕省了不少,有了多餘的體力,又受到體育大會的感召,重新撿起這兩樣遊戲,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如此一來,這兩項遊戲便立刻在鄉間風靡了起來,便連城裏,各街坊中有些膽大活潑的少年,也招呼著組織起了角抵對決,如此逐級挑選出來,最後以村為單位,每村挑出一至兩個代表運動員,參加大會對於很多村落來說,這也就是他們參與到運動大會的唯一一人了。
在大會中,又分設了單人、雙人、五人的項目,單人這個,就不必多說了,每次都是兩人捉對,以二十分鍾為限製,逐漸縮圈,一開始圈子很大,雙方可以互相追逐,到後期總有一人體力會率先不支單腳跳著互相追逐,是很耗費體力的,也很容易失去平衡,摔倒、離地的腿落地、出圈,都算是落敗。所以單人的比賽很講究策略和體力分配,並不一定是勢大力沉者得勝。
雙人這邊,則是兩人攜手,不但兩隻手大多數時間都要扳著腳,而且一側的手也要挽在一起,結成對子彼此碰撞,如此對於選手的配合、默契,便有很高的要求,倘若目標不一,自然很容易互相帶累平衡,這若是手鬆開了,不能在若幹秒內重新挽上,也是要直接出局的。
單人、雙人的比試,都是一隊對一隊,勝負簡單明了,贏家晉級,輸家則進入敗者組再較量一輪,再負者出局,到了五人隊這裏,規矩就不一樣了,五人隊是一百隻隊伍一起參賽,一共舉行三輪,隨機分紅隊、藍隊,互相搶奪對方的頭巾,隊伍的積分由本場的勝負分,加上隊伍奪得的頭巾計分一起決定。到複賽、決賽,隊伍都有一次重新組合的機會,如此,五人製的比賽就更講究策略了,不但要確保本隊的得分,如果能讓本方獲勝那就自然更好了。
對於觀眾來說,單人、雙人也有單人雙人的好處,簡單明了,五人製比賽,就勝在氣勢大,好似真的戰場衝殺,卻又玩的是自己也熟悉明了的遊戲,代入感很強,別看足毬、籃毬平時比賽時,觀者也是甚多,但今日角抵比賽,觀眾席那才真是人山人海呢,提前大半天就有人想要進來占座了,別的不說,運動場內的糞車半天都是不停的,一邊川流不息的騰廁所,一邊入口拚命的往裏運小食發賣,這樣的景象當真是前所未見,熱鬧喧騰到了十二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