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6 章 接收使者(1 / 3)

且不論王德安是如何大驚失色,乃至百思不得其解的,洪縣丞這裏,投買或者說被接收的誠意,那卻的確是做不了假的,因為他接下來立刻就做了幾件事第一,取出鑰匙,帶眾人前往正衙後署,取出了縣令的官印,同時還把後署大批的文書一並移交給了買活軍的兩個使者;

第二,回到自己的官廨中,取來了魚鱗冊,縣裏的總賬冊,進行了賬本的移交;第三,遣衙役去縣裏各處召集吏目、鄉賢,讓他們雲集到縣衙來,同時宣布了這個消息買活軍派使者前來接收龍川縣,而洪縣丞也已經移交了手頭的所有權力,從今天開始,龍川縣做主的便是買活軍了

如果隻是口頭應諾,在移交時搞小動作,這倒還算是人之常情,但洪縣丞的表現可以說是盡職盡責,仁至義盡地在搞移交,這就實在是讓王德安極為費解了。甚至就連迅速應邀而來的縣裏話事人們,似乎也都對洪縣丞的抉擇感到迷惑按照常理,不應該是洪縣丞勃然大怒,凜然拒絕,或者是虛與委蛇,拖延時間,私下串聯鄉賢,盡量團結、爭取村寨的支持,讓村寨發動兒郎們來援守縣城,把買活軍的使者趕走,防禦他們可能的進擊嗎

若是按照那樣的常理,村寨的代表鄉賢們,便成為雙方都需要爭取的對象了,自然他們會比現在要從容得多,至少,有了一個借口可以和買活軍討價還價,增加自己的籌碼。可買活軍的使者,出乎意料地直接越過所有村寨不去接觸,直撲縣城,並且一個照麵就拿下了洪縣丞,導致現在這出戲完全無法這樣唱下去,這就不免讓人很是窩火了。要不是兩個使者也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叩城門而入的,大家還真懷疑他們早就到了縣衙,經過長達數日的緊張談判,私下拿下了洪縣丞,這才向外宣布呢

“一炷香都不到吧”

“這頭進去,那頭就叫人出來請咱們了,這老洪從前沒看出來,原來竟是早就有了投敵的心思”

這樣指甲蓋大小的城關,有什麼風吹草動也是傳得極快,這邊使者一入城,那邊上到縣學教諭如今縣裏除了洪縣丞之外唯一一個提得起來的官,下到販夫走卒,沒有不奔走相告的,大家這麼一碰,時間線還有什麼對不上的立刻就知道洪縣丞估計是收到了一些他們不知道的消息,明白買地此番的舉措,不是龍川縣能抵擋得了的,所以才會投靠得如此輕易。

當下心中都是有些惴惴,隻是麵上並不顯示出來自然也不可能對買活軍那兩個奇形怪狀的使者橫眉冷對,也都擠出了笑臉,張羅著要大排宴席,為使者們接風。

“這頓飯肯定是要吃的。”不幸中的萬幸,使者雖然裝束、發飾都和漢家相去甚遠,但卻是會說漢話的此時雲集縣內的幾十個耆老中,並不是人人都對買活軍有明確的了解,有些思想比較古板,耳目也閉塞的,一心隻關心眼前的一畝三分地,看著使者們的寸發、短衫,還以為買活軍是什麼新興的土番勢力,從閩西那邊打過來了呢

不過,使者的官話都說得很流利,一聽就知道絕不是土番,雖然女使者說不來本地的土話,但她身邊的男使,卻是潮州的口音,而且麵相、行動時的神態,說話間的一些習慣,都很熟悉,大家稍一寒暄,就知道了男使是果然是潮州人,隻是前些年闔家北上,遷移去了買地也算是半個老鄉這也算是個好消息吧,至少說明大家能說得上話,彼此好交通。

如果不是在這麼嚴肅的場合,大家就說不得要和男使者攀一攀親戚了,但現在還要暫且按捺著,聽他翻譯女使者的吩咐不翻譯也不行,光是這幾十人裏,會說官話的也不過隻有那麼十來個而已,龍川縣這裏,根本沒有什麼說官話的必要,大多數人一輩子都不會走出山區,就是出門,最遠也隻是去敬州,漢客的土話完全可以通用,倘若要學著說第二種語言,大多數人也會選擇本地的土著常說的白話。

“飯是要吃的。”使者們的態度,不算太親切,但也並不冷傲,而是立刻就很有主見地分派起來了。“但不能隻是我們吃,縣中各行各業,都要有人來一起吃,大家一起商議著咱們龍川縣日後的行止。”

這是非常新鮮的要求,眾人都有些愕然,但還是耐著性子聽他們安排做小買賣的要出一個有威望、行事老道的,在縣裏居住,附近耕種的農夫、在龍川打魚的漁夫們,還有匠戶也要互相推舉出一個代表來吃飯,當然了,縣學這裏,教諭也是要來的,各村寨在縣裏居住的人也要來。這些人群彼此趕快互相尋找,推舉出一個代表來吃飯,席間共商大事使者們甚至還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縣裏的女娘也要找到一個能說會道,聰明能幹的來赴宴。

這簡直是開天辟地以來,前所未有的事情,女娘也要出來和這麼多大老爺們吃飯、商量大事在此之前,她們甚至還要聚在一起,推選出一個代表如果說前麵的要求,還隻是讓人疑惑的話,那這個要求毫無疑問便讓這些耆老們感到很抵觸了,從剛才到現在,從來沒有浮現在腦海裏的反抗念頭,第一次明確地浮現了出來不僅僅是因為這個要求的陌生難辦女人,頭發長見識短,怎上得了大台盤,而且也因為,這個要求似乎完全打碎了龍川縣千百年來一種非常穩定的秩序,隨著男女分界的碎裂,大家心裏的安穩感似乎也隨之完全消失無蹤了。

而這樣的動蕩,當然是讓人非常反感的,甚至他們立刻就想到了暴力不合作兩個使者,衝進來指手畫腳,把龍川縣的規矩全部打碎這也未免太看不起龍川的父老了滿縣裏幾千人,一人一口吐沫,不都得把他們兩人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