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忠孝兩難全,國和家之爭比比皆是,如果我等乃是普通百姓,隻要不是大是大非的情景,一心為自己小家考慮倒無可厚非。然而我等諸子百家不同,我等在發展自家學說之時,如果不能為國為民,最後乃是一場空,先有國,後有家。當初無數墨家子弟為了天下安定,舍棄小家,奔赴戰場,這才有了墨家的兼愛非攻的理念,孔子周遊列國,漂泊一生,法家為了國家強盛,變法圖強,善終者寥寥無幾,卻依然前赴後繼。………………”
墨頓將自己心中的家國理念一吐而出,當初很多墨家子弟都不理解,墨家為何將如此多的墨技公之於眾,誠然如果墨家將其控製在手中,的確是可以暴斂橫財。
然而那僅僅是富了墨家一家而已,隻有整個天下因墨家墨技而受益,有了深厚根基,墨家才會真正的複興,將自己的學說發展壯大。
“如果這世間再次出現一家肥天下瘦的局麵,佛家就是前車之鑒。”墨頓鄭重道。
“一家肥天下瘦!”眾僧不禁郝然,二武滅佛之時,佛家占據了天下三百萬人口,十分之一的土地,朝廷沒有兵源,沒有財富,困頓不堪,豈不正應了佛家肥天下瘦之言。
這麼說來,佛家兩次遭劫可以說一點也不冤屈,佛家並未為天下考慮,而天下自然也將佛家拋棄。
“墨施主果然慧根不凡!佛家受教!”慧園大師鄭重一禮道。
法琳大師含笑道:“慧園大師有所不知,說起來墨施主可是百家兼修,可也是修行過佛家學說之人,而且佛法不淺。”
“當真?”慧園大師滿臉驚訝道。
“那是自然!”法琳大師朗聲道:“眾人皆知墨施主詩才不凡,其中就做過半闕詩篇,讓整個佛家為之轟動。”
“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一個高僧朗聲吟道。
慧園大師眼睛一亮,不禁眼前一亮,此詩雖然隻有兩句,卻道盡了佛家的真諦,將佛門子弟麵對紅塵誘惑時的猶豫寫的淋漓盡致。m.X520xs.Com
“可惜我佛家未能出現像墨施主這般子弟,實乃佛家之遺憾。”慧園大師感慨道,其他眾僧紛紛頷首。
而此刻的辯機聽到眾僧紛紛稱讚,不由的心中一片浮躁,腦海之中不由自主的浮現出前往洛陽之時那名貴婦若即若離的挑逗,心頭的火氣越來越盛,當下再也忍不住,一躍而出道:“小僧不服,此乃佛門內事,墨施主雖然代表朝廷,但亦是諸子百家之一,難保沒有私心!”
其他高僧看到辯機主動反對,眼神閃了閃,竟然沒有人出來製止,辯機此舉雖然魯莽,但是卻說出了不少佛家心底的擔憂,墨頓所說的的確是句句有理有據,然而他到底乃是諸子百家的人物,雖然墨家剛剛複興,並未參與前兩次佛家之劫難,和佛家並無實際衝突,然而墨家子畢竟是諸子百家的一份子,此事誰也不能保證墨家子沒有私心。
墨頓抬起頭,從頭到尾第一次正眼看辯機道:“以你之言,應該如何?”
辯機傲然道:“我佛家每每遇到理念不同,都會高僧雲集,以辯經而論高下。小僧知道墨施主兼修百家,頗有慧根,今日我等就以佛經來辯,如果墨施主能夠用《佛經》將小僧折服,小僧定然心服口服。”